男性,25岁,突发心悸1小时来诊。既往曾诊断为;预激综合征。查体:心率220次/分。心电图示:QRS波增宽0.14~0.16秒,起始部粗钝,R-R间期不等。

预激综合征最主要的心电图特征是

A:PR间期<0.12秒,P波不正常 B:QRS波群宽度>0.11秒 C:QRS波起始部粗钝 D:继发ST-T改变 E:以上都不是

患者,男性,42岁,心悸2年,偶有胸闷气促。心电图示:P波时而未下传,R-R间期逐渐缩短,含未下传P波的R-R间期<2个P-P间期

A:P-R间期正常,房室传导比例为4:5 B:P波频率为260次/分,房室传导比例为2:3 C:P-R间期逐渐延长,房室传导比例为3:2或4:5 D:P波消失代之以f波,时有>1.7秒的R-R间期 E: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与QRS波的比例为4:1

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的心电图改变均有QT间期缩短,但发生机制不同。

高钙血症心电图QT间期缩短的原因为

A:除极增快 B:动作电位2相时间不变,3相时间缩短 C:动作电位2相时间缩短,3相时间不变 D:动作电位2相时间缩短,3相时间缩短 E:心动过速所致相对性QT间期缩短

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下限频率设定为1000ms(频率为60次/分),AV间期设定为200ms,心电图如图所示。

图中产生短AV间期的原因是

A:心室安全起搏(VSP) B: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 C: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 D:AV间期自动搜索功能 E:起搏器功能障碍

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的心电图改变均有QT间期缩短,但发生机制不同。

高钾血症心电图QT间期缩短的原因为

A:除极增快 B:动作电位2相时间不变,3相时间缩短 C:动作电位2相时间缩短,3相时间不变 D:动作电位2相时间缩短,3相时间缩短 E:心动过速所致相对性QT间期缩短

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的心电图改变均有QT间期缩短,但发生机制不同。

高钙血症心电图QT间期缩短的原因为

A:除极增快 B:动作电位2相时间不变,3相时间缩短 C:动作电位2相时间缩短,3相时伺不变 D:动作电位2相时间缩短,3相时间缩短 E:心动过速所致相对性QT间期缩短

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下限频率设定为1000ms(频率为60次/分),AV间期设定为200ms,心电图如图4-8-20所示。

图中产生短AV间期的原因是

A:心室安全起搏(VSP) B: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 C: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 D:AV间期自动搜索功能 E:起搏器功能障碍

某男性患者,43岁,心悸2年,偶有胸闷气促。心电图示:P波时而未下传,R-R间期逐渐缩短,含未下传P波的R-R间期<2个P-P间期

A:P-R间期正常,房室传导比例为4:5 B:P波频率为260次/分,房室传导比例为2:3 C:P-R间期逐渐延长,房室传导比例为3:2或4:5 D:P波消失代之以f波,时有>1.7秒的R-R间期 E: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与QRS波的比例为4:1

45岁男性工人。心悸,ECG显示P波时而未下传,相邻R-R间期逐渐缩短。含未下传P波的R-R间期小于P-P间期的两倍,心电图显示为()

A:P波消失代之为F波,F与R波比例为4:1 B:P波消失代之为f波,时有≥1.5″的R-R间期 C:P-R间期正常,房室传导比例为3:2 D:P波频率为220/分,房室传导比例为2:1 E:P-R间期逐渐延长,房室传导为3:2或4:3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