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侧深区内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位于下颌支,翼内外肌与翼外板之间。
位于翼外肌深面的结构有
A: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神经和颊神经 B:耳颞神经,翼外肌神经和上颌动脉 C:耳颞神经,翼外肌神经和翼内肌神经 D:翼内肌神经和颊神经 E:翼外肌神经和舌神经
魏某,患十二指肠溃疡10年。近1个月以来,上腹部胀满不适,并反复呕吐有酸臭味的宿食。体查:粘膜干燥,皮肤弹性差,上腹膨隆,可见胃型和蠕动波,有振水音,诊断为瘢痕性幽门梗阻,拟手术治疗。
病人行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第2周,进食10~20min后出现上腹饱胀、头晕、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考虑可能发生了
A:术后胃出血 B:吻合口梗阻 C: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D:倾倒综合征 E:输入段肠袢梗阻
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病人联合应用兰索拉陛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
提示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合理的药物治疗可获满意效果。下列有关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联合应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是为了提高疗效、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溃疡复发率 B:阿莫西林是广谱、耐酶的-内酞胺类抗生素 C:替硝唑是甲硝唑的衍生物,有很强的抗厌氧菌作用 D:克拉霉素可以替换替硝唑 E:必要时可联合应用兰索拉唑、铋盐、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3.75,P<0.05。②在国内国外进行的20多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可重复性 C: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3.75,P<0.05。②在国内国外进行的20多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在国内国外进行的20多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该结果符合病因判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可重复性 B:剂量-反应关系 C:关联的特异性 D: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证据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2.75,P<0.05;②在国内外进行的数十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病因之一。
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重复性 C: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2.75,P<0.05;②在国内外进行的数十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病因之一。
在国内外进行的数十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该结果符合病因判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可重复性 B: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C:关联的特异性 D:关联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证据
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变主要位于
A:十二指肠全长 B:十二指肠与胃结合部 C:十二指肠降部 D:十二指肠起始部 E:十二指肠与空肠连接部
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变主要位于
A:十二指肠全长 B:十二指肠与胃结合部 C:十二指肠降部 D:十二指肠起始部 E:十二指肠与空肠连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