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

术后10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术后肠梗阻 B:皮肤湿疹 C:吗啡不良反应 D:休克引起 E:过敏反应

患者男,28岁,因外伤多次手术后腹壁流出肠液2个月余入院。患者曾因车祸外伤,行十二指肠,空肠破裂修补术,术后腹壁伤口愈合差,反复引流出肠液,伴发热。

关于胃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选肠外营养支持 B:肠内营养适用于提供的营养素不能从瘘孔中流出的患者 C:成分型肠内营养较非成分型肠内营养更能减少瘘液排出量 D:高位胃,十二指肠瘘可由空肠造口给予肠内营养 E:近端有50cm功能良好小肠的小肠瘘患者可由胃内喂养 F:肠瘘早期宜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足量营养

患者男,28岁,因外伤多次手术后腹壁流出肠液2个月余入院。患者曾因车祸外伤,行十二指肠,空肠破裂修补术,术后腹壁伤口愈合差,反复引流出肠液,伴发热。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包括

A:血胸 B:空气栓塞 C:误吸 D:肠道细菌易位 E:腹泻 F:高血糖 G:胆汁淤滞

某患者男性,46岁,因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剖腹探察术,术中发现距回盲瓣40cm的回肠狭窄,狭窄长度约10cm,未发现其他可导致梗阻的病变,未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回报狭窄回肠全肠壁慢性炎症,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肌层无明显破坏

手术后1个月,患者腹泻持续不缓解,做钡灌肠显示瘘管形成,最可能的诊断是

A:淋巴瘤 B:阿米巴 C:肠结核 D:克罗恩病 E:溃疡性结肠炎

某男性患者,49岁,结肠癌术后要求镇痛,拟硬膜外给予吗啡。

术后8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及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

A:皮肤湿疹 B:术后肠梗阻 C:休克 D:过敏反应 E:吗啡不良反应

某患者男性,6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一年,以食管癌收入院,经充分的术前准备,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留置胃肠减压。

该病手术后若有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正确的有

A:术后24~48小时开始滴注 B:可以不用严格无菌操作 C:逐日增加滴量 D:滴注液加温至50度 E:最终每日达到4000ML F:营养管可维持10~14天 G:24小时连续静滴 H:滴注时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情况

某患者男性,6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一年,以食管癌收入院,经充分的术前准备,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留置胃肠减压。

术后留置胃肠减压的目的是

A:预防伤口感染 B:避免呕吐 C:有利于吻合口愈合 D:有利于消化 E:为了观察胃液 F:抽出胃肠内积聚的大量气体和液体 G: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H:避免患者进食后腹胀

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鉴别,错误的是

A:前者发生在术后早期(3~4天),后者多在术后5~7天发生 B:前者常先有排便排气,后又消失 C:后者常开始即无排便排气 D:前者有肠鸣音亢进 E:后者腹部X线表现为全消化道胀气

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鉴别,错误的是

A:前者发生在术后早期(3~4天),后者多在术后5~7天发生 B:前者常先有排便排气,后又消失 C:后者常开始即无排便排气 D:前者有肠鸣音亢进 E:后者腹部X线表现为全消化道胀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