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2岁患儿,多次患支气管肺炎,平时无发绀,活动后有气促但无明显青紫,平时易感冒。查体:发育营养稍差,稍瘦,心前区稍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并触及收缩期震颤,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I3~Ⅳ粗糙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向颈部传导,有震颤,水冲脉。
动脉导管未闭检查临床体征有哪些?
A: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I3~Ⅳ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B:按压指甲床见毛细血管搏动 C:水冲脉 D:股动脉枪击音 E:不出现肺动脉__ F:严重时出现下半身青紫 G: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I3~Ⅳ粗糙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H:杂音向颈部传导,有震颤
患者男,38岁,军人,因双手不自主震颤1年就诊。患者1年前在示范站姿手枪射击时发现右手不自主震颤,后发现双手有不自主震颤,紧张时和注意力集中于双手时加重,因影响射击训练和书写而就诊。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在饮啤酒后,震颤可明显减轻。查体:脑神经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等叩,病理征阴性。
患者震颤的特点是
A:静止性震颤,运动时减轻 B:姿势性震颤,运动性加重 C:意向性震颤,静止时减轻 D:静止性震颤,睡眠中消失 E:姿势性震颤,睡眠中加重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0岁,1个月前家属发现,患者拿碗筷时右手抖动,行走时动作缓慢,慌张,遂就诊。既往有乙肝病史。查:T36℃,P7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表情贫乏。各对颅神经(-),右手静止性震颤,双上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低,病理征未引出,肌力,共济运动及深浅感觉正常。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与肝,肾功能正常。
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点是
A:家族性,遗传性 B:50岁以前发病多见 C:姿势性震颤为主 D:震颤多累及上肢,头部 E:震颤的节律在4~12次/秒 F:伴联合运动障碍 G:预后差 H:无其它阳性体征 I:β-阻滞剂有效
患者,头痛,头晕半年,伴有耳鸣,心悸,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该患者有长期摄入高盐饮食史。就诊时测血压150/80mmHg,查体心脏正常,手部有静止性震颤。
若同时治疗其手部静止性震颤,应最好选用的药物是
A:钙拮抗剂 B:利尿药 C:肾素抑制药 D:β受体阻断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患者男性,70岁。双上肢震颤3年,行走困难1年就诊。既往有前列腺增生病史5年。查体:神清语利,高级智能正常,口唇及双上肢有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张力高,四肢腱反射正常存在,四肢病理征阴性。行走呈慌张步态。
提问:帕金森病有以下哪些特征
A:意向性震颤 B:眼角膜K-F环 C:Myerson征 D:眼睑阵挛 E:眼睑痉挛 F:写字过小征 G:写字过大征
某男性患者,62岁,近4~5年来动作缓慢,始动、停步或转弯时困难,且逐渐出现走路慌张不稳,脑CT检查有脑萎缩,神经系统物理检查肌张力增高,曾服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未见缓解
帕金森病和特发性良性震颤的主要区别
A:有家族遗传史 B:起病隐袭、缓慢进展 C:精神紧张时震颤加重 D:肌强直 E:静止性震颤
患者,头痛、头晕半年,伴有耳鸣、心悸、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该患者有长期摄入高盐饮食史。就诊时测血压150/80mmHg,查体心脏正常,手部有静止性震颤。
若同时治疗其手部静止性震颤,应最好选用的药物是
A:钙拮抗剂 B:利尿药 C:肾素抑制药 D:β受体阻断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某男性患者,71岁,双上肢震颤3年,行走困难1年就诊。既往有前列腺增生病史5年。查体:神清语利,高级智能正常,口唇及双上肢有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张力高,四肢腱反射正常存在,四肢病理征阴性。行走呈慌张步态。
帕金森病有以下哪些特征
A:意向性震颤 B:眼角膜K-F环 C:Myerson征 D:眼睑阵挛 E:眼睑痉挛 F:写字过小征 G:写字过大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