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6岁,因“月经过多1年余”来诊。临床诊断: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宫腔镜检查见宫腔内赘生物3 cmx2 cmx2 cm。行宫腔镜下“肌瘤”电切割术。肿瘤切面条纹欠清,质地中等,稍感细腻。

不符合子宫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特性的是

A: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B:由非典型子宫内膜腺体和平滑肌或肌纤维样间质构成 C:好发于子宫下段,少数来自宫腔 D:因腺体具有异型性,属于低度恶性肿瘤 E:绝大多数伴有鳞化

 患者女,65岁,6-2-4-4,绝经10余年,不规则阴道出血6个月。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型超声:子宫正常大小,宫腔略扩大,少量积液,内膜菲薄,可见点状血流。

最终组织学诊断为(提示 子宫切除手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内膜菲薄,肌层切面见散在灰白细腻小结节,直达浆膜层。镜下见类似刮宫组织的腺样结构不规则穿插于平滑肌组织间,腺样结构清晰,腺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侵犯脉管,穿透浆膜层,宫颈无累及,双附件未见特殊改变。)

A:子宫腺肌病 B:子宫内膜癌累及腺肌病 C: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 D:子宫内膜样癌腺II级 E: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F:属于I型子宫内膜癌 G:属于II型子宫内膜癌 H:转移性癌

 患者女,27岁,发现下腹肿物6个月。术中见子宫肿物7 cmx6 cmx5 cm,易与子宫平滑肌组织剥离,切面暗红,条纹不明显,质稍韧,有橡皮感。光镜形态如图所示。 总题库LOGO

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混合瘤的病理特点为

A:肿瘤中内膜间质和平滑肌成分均达到30%以上 B:肿瘤中的间质成分和平滑肌成分互相形成不规则的交错 C:鉴别肌层浸润要确定取材于肿瘤内部,而不是取自与周围肌层的交界处 D:平滑肌:肌源性标志物阳性,CD10(-);间质:CD10(+),肌源性标志物(-) E:生物学行为有良性,交界性,也有恶性

患者40岁,经量增多3年,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彩超提示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患者经量增多与下列哪项有关

A:肌瘤部位 B:肌瘤大小 C:肌瘤数目 D:肌瘤变性 E:肌瘤伴感染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错误的是

A: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向肌层内良性侵入,伴子宫肌层弥漫性增生 B: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有相应变化 C: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宫腔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病变及症状 D:子宫腺肌病侵入肌壁的子宫内膜不受孕激素影响 E:子宫腺肌病也是一种子宫内膜异位症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错误的是()

A: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宫腔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病变及症状 B: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向肌层内良性侵入,伴子宫肌层弥漫性增生 C: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有相应变化 D:子宫腺肌病侵入肌壁的子宫内膜不受孕激素影响 E:子宫腺肌病也是一种子宫内膜异位症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错误的是()

A: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宫腔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病变及症状 B: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向肌层内良性侵入,伴子宫肌层弥漫性增生 C: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有相应变化 D:子宫腺肌病侵入肌壁的子宫内膜不受孕激素影响 E:子宫腺肌病也是一种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