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5岁4个月,因“皮肤淤点,淤斑10+d”在当地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不佳转来本院。当地初诊时血常规仅显示血小板减少。查体:T37.1℃,P110次/min,R25次/min,BP88/56mmHg;轻度贫血貌,皮肤偶见陈旧性淤斑,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脾不大。

入院后应常规检查

A:血常规 B:胸部X线片 C:外周血细胞形态 D:凝血功能 E:肝,肾功能 F:血小板相关抗体 G:血细菌培养

患者张某,72岁,腹泻待查收入院,医嘱:查血常规和电解质并做血培养。

如将血液同时抽出,血液注入各试管的顺序是

A: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培养瓶 B:血常规试管→血培养瓶→查电解质的试管 C:血培养瓶→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常规试管 D: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 E: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

患者,男性,52岁,患肝炎后肝硬化已5年,近日因腹围增大就诊,查体腹水征(+),查血红细胞3.00x10/L,白细胞3.5x10/L,血小板65x10/L,大便隐血试验(+),腹水化验为渗出液,每日尿量500ml,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均高。

根据血常规化验结果可考虑为

A:缺铁性贫血 B:过敏性紫癜 C: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脾功能亢进

患者,男性,50岁,患肝硬化2年,近2周来发热,腹痛,尿少,全腹压痛伴轻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常规为渗出液(白细胞分类以多核为主),血常规检查有核左移,应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利尿,止痛等对症处理 B: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 C:积极治疗原发病 D:加强支持治疗输白蛋白 E:按腹水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

一腹水患者,腹水检查:外观微混,细胞数50×10^6/L,比重1.010。

该患者腹水蛋白质定量测定时,其含量大约为

A:腹水腺苷脱氨酶测定 B:腹水甘油三酯测定 C:腹水/血清乳酸脱氢酶比值测定 D:腹水鲎试验 E:腹水乙醚试验

一腹水患者,腹水检查:外观微混,细胞数50×10^6 /L,比重1.010。该患者腹水蛋白质定量测定时,其含量大约为

该患者腹水蛋白质定量测定时,其含量大约为

A:腹水ADA测定 B:腹水细胞学检查 C:腹水/血清LDH比值测定 D:腹水TG测定 E:腹水鲎试验

某男性患者,66岁。反复腹胀纳差疲乏30年,腹痛腹泻1周,发热尿少3天而入院。30年前因反复出现腹胀纳差疲乏而被确诊为乙肝。近1年来自感易疲乏,体力下降,时感腹胀,消瘦。1周前因进食不洁饮料出现腹泻、腹痛,服药后腹泻好转;但近3天出现发热,明显腹痛、腹胀,尿黄,尿量明显减少。家人反映近日患者有轻度性格和行为异常。入院后查体:意识尚清,但烦躁多语。慢性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肝掌明显,颈部及上胸部可见蜘蛛痣数枚。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膨隆,脐下有压痛,轻度反跳痛,腹水征阳性。急诊化验:血常规:WBC10.8×10g/L,N0.89;电解质K3.1mmol/L,Na134mmol/L,Cl98mmol/L,血氨为96μmol/L。

入院后应尽快完成的检查包括

A: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 B:胃镜了解食管静脉情况 C:腹腔穿刺,化验腹水性质 D:血气分析 E:B超了解腹部情况 F:大便常规

某男性患者,36岁,因“慢性周期性上腹痛2年,头晕及活动后心悸、气促1周”来诊。血常规:Hb72g/L,RBC3.2×10/L,WBC6.0×10/L,PLT140×10/L。粪隐血(++)。

若治疗有效,血常规最先发生变化的是

A:血红蛋白升高 B:红细胞计数增加 C: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 D:血细胞比容增加 E:血小板计数增加

患者,男性,62岁,患肝硬化4年,近1周来发热、腹痛、尿少,全腹压痛伴轻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常规为渗出液(白细胞分类以多核为主),血常规检查有核左移,应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进营养丰富的饮食 B:利尿、镇痛等对症处理 C:输白蛋白,增强抵抗力 D: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 E:按腹水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