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因其解剖和生理特点,对麻醉药物的药效和代谢反应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关于小儿使用氟化类吸入麻醉药,叙述正确的有

A:年龄越小越不敏感 B:年龄越小越敏感 C:与成人反应相似 D:不会发生恶性高热 E:会发生恶性高热 F:七氟烷更适于吸入诱导

女,26岁,因急性阑尾炎,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为

A:头痛 B:颅神经麻醉 C:粘连性蛛网膜炎 D:全脊椎麻醉 E:马尾损伤

 患者男,30岁,多发伤,B型超声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临床采取措施预防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发生,以下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A: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并严格控制用量 B:局部麻醉药中加用肾上腺素 C:注射前常规回抽,以防局部麻醉药直接注入血管 D:快速推注药物 E:注药前应用非抑制量的巴比妥类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的机制)

是药物对人体呈剂量相关的反应

A:给药反应 B:化学的反应 C:家庭性反应 D:扩大的反应 E:基因毒性反应

患者,男,19岁。因左上第三磨牙颊侧错位,需局部麻醉下拔除。

如果在注射麻醉药一两分钟后,患者感到恶心,想吐,无其他不适或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发生了肾上腺素反应 B:发生了中毒反应 C:发生了过敏反应 D:麻醉了上牙槽后神经 E:麻醉了腭中神经、腭后神经

常用的麻醉药物是

A:隆朋 B:静松灵 C:噻胺酮 D:氯丙嗪 E:846合剂

某男性患者,32岁,多发伤,B型超声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临床采取措施预防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发生,以下预防措施中不正确的是(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A: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并严格控制用量 B:局部麻醉药中加用肾上腺素 C:注射前常规回抽,以防局部麻醉药直接注入血管 D:快速推注药物 E:注药前应用非抑制量的巴比妥类药物

麻醉期间的变态反应,不正确的是()

A:连续测定血浆IgE和补体C3、C4浓度可证实变态反应的发生 B:主要参与的细胞是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 C:主要参与的介质是组胺 D:全麻能抑制组胺释放,从而预防变态反应的发生 E:皮内过敏试验对局麻药和肌松药是否有价值尚有不同意见

麻醉期间的变态反应,不正确的是()

A:连续测定血浆IgE和补体C3、C4浓度可证实变态反应的发生 B:主要参与的细胞是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 C:主要参与的介质是组胺 D:全麻能抑制组胺释放,从而预防变态反应的发生 E:皮内过敏试验对局麻药和肌松药是否有价值尚有不同意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