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0岁。鼻咽癌欲行放射治疗

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是

A:照射剂量和分次照射方案 B:个体耐受性和死骨形成 C:病原菌毒力和机体抵抗力 D:射线种类和有无组织坏死 E:局部防护和口腔卫生

男性,57岁,肺癌晚期行放射治疗,现皮肤高度充血,有水疱,局部有渗出液。

关于该患者的皮肤护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应立即停止放射治疗 B:给予宽松,柔软的内衣 C: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D:充血水肿处可涂氢化可的松 E:水疱处可涂硼酸软膏,包扎1~2天

某女性患者,46岁,29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3/20。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术后完成4个周期AC辅助化学治疗,后行TAM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日复查骨扫描发现右侧髂骨翼单发放射性浓聚。无骨痛症状。

正确的后续治疗是( 提示 骨活检骨组织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未见肿瘤细胞。)

A:继续TAM辅助内分泌治疗 B:给予二膦酸盐治疗 C:骨病变局部给予放射治疗 D:化学治疗+局部放射治疗 E:不除外肿瘤进展给予全身化学治疗 F:骨病变局部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

某女性患者,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0 cm×1.5 cm×1.5 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 cm×2 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

放射治疗的部位为

A:化学治疗前左侧锁骨上区转移肿瘤部位,外放2~3 cm B:左侧锁骨上腋顶 C:左侧胸壁+锁骨上腋顶 D:左侧胸壁+锁骨上腋顶+全腋窝 E:左侧胸壁+锁骨上腋顶+全腋窝+内乳

某男,61岁。鼻咽癌欲行放射治疗

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是

A:照射剂量和分次照射方案 B:个体耐受性和死骨形成 C:病原菌毒力和机体抵抗力 D:射线种类和有无组织坏死 E:局部防护和口腔卫生

某男性患者,66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

放射治疗是骨肿瘤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癌痛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A:破坏癌性组织,使肿瘤缩小或消失,从而解除局部压迫及堵塞 B:抑制正常骨细胞释放化学性致痛介质 C:促进正常骨细胞释放化学性镇痛介质参与止痛过程 D:直接破坏外周末梢神经组织,阻断疼痛的中枢传入 E:破坏肿瘤周围血管组织,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体积缩小,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F:促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如阿片肽等参与镇痛过程

肿瘤放射治疗反应的全部内容是

A:全身反应 B:血象反应 C:局部反应 D:全身反应,血象反应 E:全身反应,血象反应,局部反应

放射治疗对于颅内肿瘤的效果()

A:对所有颅内肿瘤均无效 B:对所有恶性颅内肿瘤均无效 C:对颅内恶性肿瘤及部分良性肿瘤效 D:仅对颅内良性肿瘤有效 E:仅对颅内恶性肿瘤有效

放射治疗对于颅内肿瘤的效果()

A:对所有颅内肿瘤均无效 B:对所有恶性颅内肿瘤均无效 C:对颅内恶性肿瘤及部分良性肿瘤效 D:仅对颅内良性肿瘤有效 E:仅对颅内恶性肿瘤有效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