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2岁女孩,发热4天,体温39℃,伴咳嗽,流涕,双眼流泪。半天前出现皮疹。体检:体温39℃,面色红润,患儿耳后,颈部,发际边缘有稀疏不规则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咽充血,扁桃体I1度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麻疹的辅助诊断是什么?
A: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离出病毒 B:血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增高 C:麻疹抗体 D:鼻咽分泌物找到多核巨细胞 E:尿中检测包涵体细胞 F:早期测麻疹抗体效价
病历摘要: 2岁女孩,发热4天,体温39℃,伴咳嗽,流涕,双眼流泪。半天前出现皮疹。体检:体温39℃,面色红润,患儿耳后,颈部,发际边缘有稀疏不规则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咽充血,扁桃体I1度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麻疹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A:流行病学资料 B:麻疹疫苗接种史 C:皮疹的活检病理学检查 D:典型的临床表现 E:特异性实验室检查 F:麻疹合并肺炎最多见
患者,男性,40岁,全身皮疹伴剧痒2小时,患者3小时前食龙虾史,后全身多部位出现大块状红色皮疹伴有剧烈瘙痒,皮疹可自行消退后于其他部位反复出现,消退后不留痕迹,病程中无腹痛及胸闷。查体:躯干,四肢见大片状淡红色风团,不规则形状。
根据其皮疹表现应诊断为
A:皮肤划痕征 B:血管性水肿 C:急性荨麻疹 D:湿疹 E:毒性红斑
患者男性,30岁,用丁卡因使用后全身出皮疹病史,因皮肤局部小包块行局麻下手术切除。
丁卡因使用后出现的皮疹属于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后遗效应 D:过敏反应 E:特异质反应
患者男性,30岁,有普鲁卡因使用后全身出皮疹病史,因皮肤局部小包块行局麻下手术切除。
丁卡因使用后出现的皮疹属于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后遗效应 D:过敏反应 E:特异质反应
女患儿,2岁,因“发热、流涕、喷嚏3 d,出皮疹1 d”来诊。查体:T 40.5 ℃;口腔黏膜粗糙,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见红色斑丘疹;双肺呼吸音粗。
此时的处理措施是(提示 治疗3 d后,患者体温正常,R 18次/min,耳后、发际的皮疹开始消退。)
A:清淡饮食 B: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 C:口腔护理:0.9%氯化钠溶液或2%硼酸溶液洗漱 D: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并加服鱼肝油预防干眼症 E: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 d F:每天用紫外线消毒患儿房间或通风30 min,患儿衣物在阳光下曝晒
某患儿,女,4岁,发热1天后面部及四肢皮肤出皮疹,同时伴有轻咳、流涕、咽痛。体检:面部及四肢皮肤可见红色皮疹,压之可褪色,手足心无皮疹,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有触痛,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该病皮疹出现后多少天可无传染性
A:3天 B:7天 C:14天 D:2l天 E:5天
某男性患者,41岁,全身皮疹伴剧痒2小时,患者3小时前食龙虾,后全身多部位出现大块状红色皮疹伴有剧烈瘙痒,皮疹自行消退后可于其他部位反复出现,消退后不留痕迹,病程中无腹痛及胸闷。查体:躯干、四肢见大片状淡红色风团,不规则形状。
根据其皮疹表现应诊断为
A:皮肤划痕征 B:血管性水肿 C:急性荨麻疹 D:湿疹 E:毒性红斑
某女患儿,3岁,因“发热、流涕、喷嚏3 d,出皮疹1 d”来诊。查体:T 40.5 ℃;口腔黏膜粗糙,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见红色斑丘疹;双肺呼吸音粗。
此时的处理措施是(提示 治疗3 d后,患者体温正常,R 18次/min,耳后、发际的皮疹开始消退。)
A:清淡饮食 B: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 C:口腔护理:0.9%氯化钠溶液或2%硼酸溶液洗漱 D: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并加服鱼肝油预防干眼症 E: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 d F:每天用紫外线消毒患儿房间或通风30 min,患儿衣物在阳光下曝晒
患儿女,2岁,因“发热、流涕、喷嚏3 d,出皮疹1 d”来诊。查体:T 40.5 ℃;口腔黏膜粗糙,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见红色斑丘疹;双肺呼吸音粗。
此时的处理措施是(提示 治疗3 d后,患者体温正常,R 18次/min,耳后、发际的皮疹开始消退。)
A:清淡饮食 B: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 C:口腔护理:0.9%氯化钠溶液或2%硼酸溶液洗漱 D: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并加服鱼肝油预防干眼症 E: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 d F:每天用紫外线消毒患儿房间或通风30 min,患儿衣物在阳光下曝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