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昕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I3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

提示:换瓣手术进程顺利,主动脉阻断90min。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行复跳。辅助循环时间已达1/3主动脉阻断时间,各项指标满意,准备停体外循环。提问: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停止转流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A:畸形矫正或瓣膜置换等手术已完成 B:鼻咽温度达33~34℃ C:心电图显示良好的心律和心率 D:肝素已用鱼精蛋白充分中和 E:心脏功能已能维持 F:pH,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在正常范围

病历摘要: 患者为女性,年龄30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近4周来出现反复发热,胸闷,气促。查体:T38.4℃,眼结膜有出血点,心率10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呈乐性,多变。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双下肢无浮肿。

下列哪些体征对诊断最有特异性

A:进行性贫血 B:皮肤粘膜出血点 C:心尖部杂音呈乐性和多变性 D:脾肿大 E:杵状指 F:左上腹压痛 G:发热 H:脑栓塞

病历摘要: 患者为女性,年龄30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近4周来出现反复发热,胸闷,气促。查体:T38.4℃,眼结膜有出血点,心率10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呈乐性,多变。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双下肢无浮肿。

患者长程,大剂量抗生素治疗的理由是

A:减少耐药性 B:消灭血中流动致病菌 C:消灭深藏于赘生物内的致病菌 D:减少栓塞 E:消灭隐藏在脾脏内的致病菌 F:保持较高和稳定的血药浓度 G:减轻心力衰竭症状 H:退热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年龄30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近4周来出现反复发热,气促。查体:T38.4℃,眼结膜有出血点,心率10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呈乐性,性多变。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双下肢无水肿。

下列哪些体征对诊断最有特异性

A:进行性贫血 B:皮肤黏膜出血点 C:心尖部杂音呈乐性和多变性 D:脾肿大 E:杵状指 F:左上腹压痛 G:发热 H:脑栓塞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年龄30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近4周来出现反复发热,气促。查体:T38.4℃,眼结膜有出血点,心率10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呈乐性,性多变。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双下肢无水肿。

此时应首先采取哪种治疗措施

A:大剂量抗生素 B:利尿剂 C:洋地黄 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E:溶栓治疗 F:米力农 G:补充钾盐和镁盐 H:血管扩张剂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年龄30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近4周来出现反复发热,气促。查体:T38.4℃,眼结膜有出血点,心率10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呈乐性,性多变。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双下肢无水肿。

患者长程,大剂量抗生素治疗的理由是

A:减少耐药性 B:消灭血中流动致病菌 C:消灭深藏于赘生物内的致病菌 D:减少栓塞 E:消灭隐藏在脾脏内的致病菌 F:保持较高和稳定的血药浓度 G:减轻心力衰竭症状 H:退热

张某,男,36岁。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病史。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黄痰和明显心悸、气促,不能平卧而入院。遵医嘱给予抗感染、纠正心衰等治疗。

为了明确和量化该病人二尖瓣病变的诊断,目前可选择的可靠方法是

A:超声心动图 B:心电图 C:X线检查 D:B超 E:血气分析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并发症正确的是

A:两者的并发症完全相同 B:急性肺水肿发生程度两者相同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在二尖瓣狭窄更多见 D:心律失常以室性为多见 E:肺动脉栓塞多发生于右心衰竭的晚期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并发症正确的是

A:两者的并发症完全相同 B:急性肺水肿发生程度两者相同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在二尖瓣狭窄更多见 D:心律失常以室性为多见 E:肺动脉栓塞多发生于右心衰竭的晚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