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8岁,胸痛反复发作1周,多在夜间休息时,含服硝酸甘油难以缓解。疼痛发作时,心电图示V5,6ST段抬高0.3mm,对应导联压低。胸痛缓解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为
A: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病理性Q波 B: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不伴病理性Q波 C:ST段弓背向下抬高伴病理性Q波 D:ST段弓背向下抬高不伴病理性Q波 E:ST段呈水平型下移 F:ST段呈上斜型下移 G:ST-T呈鱼钩样改变 H:ST段水平延长
患者,女,75岁,高血压病30余年,平日血压控制在140/90mmHg,糖尿病4年,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近半年来常于劳累时感心前区闷痛,持续1~2分钟,休息后缓解,未予诊治。4小时前突感胃痛伴胃灼热感,伴大汗,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急诊入院。查BP:110/65mmHg;心电图示V
~V
导ST段弓背向上抬高;CK:3240IU/L,CK-MB:398IU/L,cTnI:12.5ng/ml。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即刻给予溶栓治疗,胸痛逐渐减轻。
该患者可以进行溶栓的指征不包括
A:起病时间不超过6小时 B:持续胸痛超过30分钟 C:大汗,恶心,呕吐 D:CK 3240IU/L,CK-MB 398IU/L E:V
~V
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
某男性患者,59岁。胸闷1年,因平时静息心电图正常而行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至目标心率的70%时即出现V
~V
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15mV,立即终止试验。
该患者终止运动试验的理由是
A:血压下降 B:出现ST段抬高 C:仪器故障 D:极度体力衰弱 E:严重心律失常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
、V
导联ST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型Q波。
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A: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C: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下壁、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
、V
导联ST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型Q波。
如果心电图仅显示Ⅱ、Ⅲ、aVF导联抬高,伴aVL导联ST段下移,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则梗死相关动脉最可能为
A:右冠状动脉 B:左主干 C:左前降支 D:左回旋支 E:左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
、V
导联ST段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性Q波。
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A: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C: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下壁、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
、V
导联ST段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性Q波。
如果心电图仅显示Ⅱ、Ⅲ、aVF导联抬高,伴aVL导联ST段下移,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则梗死相关动脉最可能为
A:右冠状动脉 B:左主干 C:左前降支 D:左回旋支 E:左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
某男性患者,58岁。胸闷1年,因平时静息心电图正常而行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至目标心率的70%时即出现V
~V
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15mV,立即终止试验。
该患者终止运动试验的理由是
A:血压下降 B:出现ST段抬高 C:仪器故障 D:极度体力衰弱 E:严重心律失常
某男性患者,58岁。胸闷1年,因平时静息心电图正常而行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至目标心率的70%时即出现V
~V
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15mV,立即终止试验。
冠状动脉狭窄最可能的部位是
A:左前降支远段 B:左前降支近段 C:左前降支的对角支 D:左回旋支 E:右冠状动脉及左回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