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出生一天,第二胎,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轻度肿大。

该患儿母亲血型最可能为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Rh阴性血型 E:Rh阳性血型

某女性患者,40岁,3年前有黄疸肝炎史,经治疗后好转,近来乏力纳呆。体检:巩膜黄染,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 IgM(+),ALT 150U/L,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1:100(+)。

该患者诊断为

A:慢性迁延性肝炎 B:慢性活动性肝炎 C:慢性重症肝炎 D:肝硬化 E:肝癌

某女性患者,40岁,3年前有黄疸肝炎史,经治疗后好转,近来乏力纳呆。体检:巩膜黄染,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 IgM(+),ALT 150U/L,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1:100(+)。

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HBV直接损伤是主要致病因素 B:HBsAg是主要的免疫攻击位点 C:免疫复合物可引起肝外组织损伤 D:初次感染HBV的年龄越小,慢性化的概率越小 E:抗核抗体阳性时肝损害通常减轻

某女性患者,40岁,3年前有黄疸肝炎史,经治疗后好转,近来乏力纳呆。体检:巩膜黄染,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 IgM(+),ALT 150U/L,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1:100(+)。

该病肝细胞破坏的机制是

A:CD8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Ⅰ导致细胞溶解 B:CD4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Ⅰ导致细胞溶解 C:CD8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细胞溶解 D:CD8细胞通过识别B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肝细胞溶解 E:CD4细胞通过识别B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肝细胞溶解

患儿4岁,反复患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要求查找原因,医生疑其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拟进一步检查。

若要判断患儿B淋巴细胞功能,最佳方法是

A: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 B: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血清中各类抗体水平测定 E:PHA刺激增殖试验

患儿4岁,反复患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要求查找原因,医生疑其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拟进一步检查。

若要判断患儿T淋巴细胞功能,应选择

A: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 B: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血清中各类抗体水平测定 E: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患儿4岁,反复患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要求查找原因,医生疑其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拟进一步检查。

患儿最终诊断为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会出现

A:CD3+细胞显著降低 B:CD4+细胞显著降低 C:CD8+细胞显著降低 D:CD19+细胞显著降低 E:CD16+细胞显著降低

应用Ficoll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个核细胞的比重范围为

A:1.092左右 B:1.075~1.090 C:1.065~1.072 D:1.035~1.065 E:1.030~1.035

多核粒细胞的比重范围为

A:1.092左右 B:1.075~1.090 C:1.065~1.072 D:1.035~1.065 E:1.030~1.035

血小板的比重范围为

A:1.092左右 B:1.075~1.090 C:1.065~1.072 D:1.035~1.065 E:1.030~1.035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