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3岁。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站立和行走不稳半年余就诊。8年前曾因胃出血行全胃切除术。化验:RBC2.1x10/L,Hb72g,/L,WBC3.2x10/L,血小板86x10/L,MCV140fl(140μm),MCH42pg,血清维生素B浓度86pg/ml(正常值200~900pg/ml),叶酸正常。

本例拟诊为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维生素B摄入不足 B:慢性腹泻致维生素B吸收减少 C:内因子缺乏症 D:合并节段性回肠炎(克罗恩病) E:肠道寄生虫感染

一患者,缺失3个月,残冠,已做根管充填。

如果向伸长,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力做基牙 B:设计半固定桥 C:减小桥体颊舌径 D:减小桥体厚度 E:调磨

某女性患者,25岁,因“疲乏伴记忆力减退1年”来诊。1年来患者自觉容易疲乏,活动耐力下降,记忆力较前明显下降,怕冷。3年前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经他人介绍服用一杯药水(具体不详)后好转。

鉴别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低T、T综合征,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TT B:FT C:FT D:TSH E:rT

某女性患者,16岁,因“体检发现甲状腺肿大1周”来诊。无自觉症状。查体:甲状腺肿大,没有超过胸锁乳突肌,质软,光滑,无触痛。实验室检查:T 90 mmol/L(正常值65~169 mmol/L),T 1.9 mmol/L(正常值1.1~3.1mmol/L),TSH 3.0 mU/L(正常值0.6~4.0 mU/L)。

甲状腺放射活性碘摄取及T抑制试验结果可能是

A:3 hI 摄取率20%,24 hI 摄取率45%,T给药可抑制 B:3 hI摄取率20%,24 hI 摄取率45%,T给药不可抑制 C:3 hI摄取率39%,24 hI 摄取率92%,T给药可抑制 D:3 hI摄取率39%,24 hI 摄取率92%,T给药不可抑制 E:3 hI摄取率42%,24 hI 摄取率76%,T给药不可抑制

某男性患者,23岁,因“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心悸、气促、怕热、多汗、食多、便次多、手颤9年”来诊。在县级医院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ATD)他巴唑(30 mg/d)及中药治疗1年多,甲状腺未见缩小,当地检测血T、T、促甲状腺激素(TSH)多次高于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缓解不明显。现因“ATD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来我院要求给予I 治疗。

应进一步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提示:给予L-T 25 μg,3次/d ×1周,进行治疗性诊断试验。)

A:TT B:TT C:FT D:FT E:TSH F:吸碘率

某男性患者,23岁,因“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心悸、气促、怕热、多汗、食多、便次多、手颤9年”来诊。在县级医院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ATD)他巴唑(30 mg/d)及中药治疗1年多,甲状腺未见缩小,当地检测血T、T、促甲状腺激素(TSH)多次高于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缓解不明显。现因“ATD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来我院要求给予I 治疗。

应予以的治疗是(提示:1 周后检测:TT 5.9 nmol/L,TT 11.18 nmol/L,FT 16.1 pmol/L,FT 20 pmol/L,TSH 2.1 mU/L,TT、FT和TSH均降至正常范围,TT、FT较高。停用L-T后2周又出现T、T和TSH水平增高。患者血FT、FT 及TSH增高,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较轻,无突眼及胫前黏液水肿,TPOAb、TSAb及吸I率均正常。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无效,溴隐停治疗后血TSH及T、T 均恢复正常。与PRTH临床表现、相关检测及治疗结果相符。临床最后诊断为PRTH。)

A:I治疗 B:普萘洛尔(10 mg,3次/d) C:L-T D:优甲乐 E:溴隐停(2.5 mg,2次/d) F:地塞米松

分泌HCOz3-的是

A:壁细胞 B:主细胞 C:黏液细胞 D:胃幽门黏膜G细胞 E: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

某男性患者,69岁,缺失。余留牙检查:近中倾斜10°,松动Ⅰ°~Ⅱ°;近中倾斜30°;伸长,边缘嵴高低约1.5mm;正中时触及下颌嵴顶黏膜,相应黏膜区见浅白色斑块。

如保留,则

A:制备近中支托凹 B:近远中各制备一支托凹 C:作长冠覆盖基牙 D:作短冠覆盖基牙 E:冠修复后做精密附着体

不同职业人群的表面抗原阳性率见下表:

3组人群阳性率比较的χ检验中,备择假设是

A:π B:P=P=P C:π、π、π全不等 D:P、P、P全不等 E:π、π、π不全相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