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采用化疗的适应证是
A:Ⅲ~Ⅳ期淋巴瘤 B:脊髓压迫症 C:上腔静脉受压 D:Ⅰ~Ⅱ期淋巴瘤放疗的辅助治疗 E:B组症状
某女,乳腺癌患者,手术放疗综合治疗3年后,主诉腰背部疼痛不适2月余,且因为疼痛夜间睡眠较差,但X线平片腰椎检查没有异常发现。
该患者2个月后疼痛加重,MRI检查证实腰3、4椎体破坏,应该进行的姑息性治疗是
A:姑息性化疗 B:姑息性放疗 C:内分泌治疗 D:放射性素治疗 E:分子靶向治疗
某女性患者,46岁,29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3/20。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术后完成4个周期AC辅助化学治疗,后行TAM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日复查骨扫描发现右侧髂骨翼单发放射性浓聚。无骨痛症状。
正确的后续治疗是( 提示 骨活检骨组织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未见肿瘤细胞。)
A:继续TAM辅助内分泌治疗 B:给予二膦酸盐治疗 C:骨病变局部给予放射治疗 D:化学治疗+局部放射治疗 E:不除外肿瘤进展给予全身化学治疗 F:骨病变局部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
某女性患者,46岁,29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3/20。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术后完成4个周期AC辅助化学治疗,后行TAM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日复查骨扫描发现右侧髂骨翼单发放射性浓聚。无骨痛症状。
后续系统治疗可以考虑( 提示 骨活检骨组织中可见腺癌细胞浸润。结合病史考虑为乳腺癌转移。)
A:联合静脉化学治疗 B:继续TAM内分泌治疗 C:芳香化酶抑制药治疗 D:戈舍瑞林+芳香化酶抑制药 E:双侧卵巢切除+芳香化酶抑制药 F:双侧卵巢切除术
某女性患者,46岁,29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3/20。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术后完成4个周期AC辅助化学治疗,后行TAM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日复查骨扫描发现右侧髂骨翼单发放射性浓聚。无骨痛症状。
下一步治疗考虑( 提示 患者后续接受戈舍瑞林+来曲唑解救内分泌治疗,复查可见明确骨质修复。治疗过程中监测骨密度提示轻度骨质疏松。)
A:立即停用来曲唑 B:给予三苯氧胺治疗 C:继续来曲唑+唑来膦酸治疗(每月1次) D:继续来曲唑+唑来膦酸治疗(每6个月1次) E:换用阿那曲唑治疗 F:三苯氧胺+唑来膦酸治疗
某男性患者,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月余"入院。患儿近1月来现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
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何种治疗
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B:换用Stanford V方案 C:换用BEACOPP方案 D:HDC/AHSCT E: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 F:全身电子线放疗
某女性患者,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如烟。如烟后胸CT示: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
患者放疗治疗的靶区包括
A:右支气管残端 B:右肺门 C:纵膈 D:右肺门+纵膈 E:右支气管残端+纵膈 F:右支气管残端+右肺门+纵膈
某男性患者,37岁,4个月前出现鼻塞,无盗汗,近1个月时有发热>38℃,无体重减轻,接受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入院检查:一般状况好, ECOG评分1级,颈部及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鼻窥镜见右侧鼻腔粉红色菜花样肿物、质软。鼻咽镜检查鼻咽黏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发现鼻咽右顶侧壁,侵犯右侧后鼻孔。右侧咽隐窝消失,左侧咽隐窝浅。LDH无异常。鼻咽活检理提示鼻咽喉NK/T细胞淋巴瘤,肝、肾功能无异常,全身PET/CT检查提示右侧鼻腔高代谢状态病灶,同侧上颌窦、筛窦、颈部未见异常代谢病灶,全身其它部位未见异常代谢病灶。诊断为鼻咽NK/T细胞淋巴瘤,I期,低危组。
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
A:根治性放疗 B:同期放化疗 C:4~6周期化疗+受累野照射 D:单纯化疗 E:放疗+巩固性化疗 F:手术+化疗
淋巴瘤采用化疗的适应证是()
A:Ⅲ~Ⅳ期淋巴瘤 B:脊髓压迫症 C:上腔静脉受压 D:Ⅰ-Ⅱ期淋巴瘤放疗的辅助治疗 E:B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