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60例ASAI1或I2级,年龄60~84岁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1h给予支链氨基酸3.5ml/kg,对照组给予羟乙基淀粉溶液3.5ml/kg。记录入室时,诱导时,切皮时,诱导后1h,诱导后2h,术后2h的中心温度(食管温度),同时记录围术期寒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体温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中,术后体温较术前明显下降,明显低于观察组,围术期寒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氨基酸产热的机制有

A:氨基酸产热的机制还不清楚 B:氨基酸产热的机制已清楚 C:氨基酸和蛋白质对热量的影响最显著 D:中心温度感受器受到抑制时,氨基酸的产热作用放大 E:麻醉过程中,氨基酸诱导产热主要发生在内脏以外的一些组织 F:输注氨基酸提供了物质基础

病历摘要:处方: 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5%~17%) 85g 滑石粉 25g(5%) 轻质液体石蜡 2.5g 酒石酸 2.7g 制成1000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制备中,表述错误的为:

A:制备过程禁用铁器 B:处方中加入液状石蜡是使滑石粉能粘附在颗粒表面,压片时不宜因振动而脱落 C:乙酰水杨酸在湿热条件下不稳定,可筛选结晶直接压片 D:硬脂酸美和滑石粉可联合选用作润滑剂 E:三种主药一起润湿混合会使熔点下降,压缩时产生熔融或再结晶现象,应分别制粒 F:乙酰水杨酸若用湿法制粒可加适量酒石酸溶液 G:最好选用乙酰水杨酸适宜粒状结晶与其它两种主药的颗粒混合

病历摘要:处方: 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5%~17%) 85g 滑石粉 25g(5%) 轻质液体石蜡 2.5g 酒石酸 2.7g 制成1000片

一步制粒法是指在一套设备中完成下述哪几项内容:

A:混合 B:制粒 C:粉碎 D:干燥 E:整粒 F:压片

病历摘要: 处方: 胃蛋白酶 10g 稀盐酸 20ml 橙皮酊 50ml 单糖浆 100ml 蒸馏水 适量 共制 1000ml

以下关于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正确的是:

A:本制剂可加入0.05%羟苯乙酯作防腐剂 B:处方中加入稀盐酸,可使胃蛋白酶溶解度增加 C:一般要求pH值在1~1.5之间 D:溶解胃蛋白酶时,不应用热水,以防失去活性 E:本品亦可加适量甘油(10~20%)代替单糖浆,以增加胃蛋白酶的稳定性 F:胃蛋白酶合剂必须用滤纸过滤至澄明 G:为加快胃蛋白酶溶解,可不断搅拌 H:稀盐酸起抑菌作用

处方: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5%~17%) 85g 滑石粉 25g(5%) 轻质液体石蜡 2.5g 酒石酸 2.7g 制成1000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制备中,表述不正确的为

A:制备过程禁用铁器 B:处方中加入液状石蜡是使滑石粉能粘附在颗粒表面,压片时不宜因振动而脱落 C:乙酰水杨酸在湿热条件下不稳定,可筛选结晶直接压片 D:硬脂酸美和滑石粉可联合选用作润滑剂 E:三种主药一起润湿混合会使熔点下降,压缩时产生熔融或再结晶现象,应分别制粒 F:乙酰水杨酸若用湿法制粒可加适量酒石酸溶液 G:最好选用乙酰水杨酸适宜粒状结晶与其它两种主药的颗粒混合

处方: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5%~17%) 85g 滑石粉 25g(5%) 轻质液体石蜡 2.5g 酒石酸 2.7g 制成1000片

一步制粒法是指在一套设备中完成下述哪几项内容

A:混合 B:制粒 C:粉碎 D:干燥 E:整粒 F:压片

处方:胃蛋白酶 10g 稀盐酸 20ml 橙皮酊 50ml 单糖浆 100ml 蒸馏水 适量 共制 1000ml

以下关于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正确的是

A:本制剂可加入0.05%羟苯乙酯作防腐剂 B:处方中加入稀盐酸,可使胃蛋白酶溶解度增加 C:一般要求pH值在1~1.5之间 D:溶解胃蛋白酶时,不应用热水,以防失去活性 E:本品亦可加适量甘油(10~20%)代替单糖浆,以增加胃蛋白酶的稳定性 F:胃蛋白酶合剂必须用滤纸过滤至澄明 G:为加快胃蛋白酶溶解,可不断搅拌 H:稀盐酸起抑菌作用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

提示 了解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作用及配制的注意事项。关于下列处方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加入NaHC03是调节PH值使VitC部份成盐,减少局部刺激,增强稳定性 B:加入NaHC03是调节渗透压 C:依地酸二钠为金属络合剂 D:本注射液一般可用115.5℃,30分钟进行灭菌 E:配制中通CO2是防止维生素C氧化,增加稳定性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

提示 掌握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和解决方法。下面是关于注射剂稳定性的描述,指出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为防止注射剂氧化变色,可加入适量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等 B:抗坏血酸等在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下可加速变色或分解,为避免此作用常加依地酸二纳 C:在注射液中通入隋性气体,也是防止主药氧化变色的有效措施之一 D: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要通过CO2,以排除药液中溶解的及容器空间的氧,从而使药液稳定 E:有些注射液,为防止氧化、变质,常常是在加入抗氧剂的同时也通入隋性气体

盐酸多柔比星,又称阿霉素,是光谱抗肿瘤药物其化学结构如下临床上,使用盐酸多柔比星注射液时,常发生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等严重不良反应,解决方法之一是将其制成脂质体制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的辅料有PEG-DSPRE,氢化大豆卵磷脂,胆固醇,硫酸铵,蔗糖,组氨酸等。

盐酸多柔比星产生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Ⅱ B:与DNA发生烷基化 C:拮抗胸腺嘧啶的生物合成 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