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髓增生程度,错误的是 ( )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通常分为5级 B:骨髓增生活跃可见于正常人和某些贫血 C:通常在低倍镜下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D:可根据骨髓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判断增生程度 E: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时,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50∶1
患者男,65岁,因乏力,咳嗽,流涕5 d就诊。查体:贫血貌,双下肢皮肤有少量陈旧性出血点,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 2.77x10
/L,Hb 83 g/L,PLT 21x10
/L,血涂片镜检观察,未发现原始及幼稚细胞,可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可见到巨大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患者需抽吸骨髓液检查。
有关骨髓活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提示 采用骨髓活组织检查,骨髓活检技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A:骨髓组织的取材部位常为髂骨 B:由于Bouin液穿透力强,固定迅速,引起组织细胞收缩较轻微,临床常选其作为固定液 C:骨髓活检一般在骨髓抽吸并且涂片制备后进行 D:石蜡包埋骨髓组织有利于观察细胞内结构 E:塑料包埋骨髓组织,做免疫组化,PCR等较为简便 F:骨髓造血组织增生程度相对稳定,与年龄无关 G:在HE染色切片中,红系细胞染色较深,粒系细胞染色较浅 H:网状细胞和造血细胞构成造血组织的支架
患者男,65岁,因乏力,咳嗽,流涕5 d就诊。查体:贫血貌,双下肢皮肤有少量陈旧性出血点,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 2.77x10
/L,Hb 83 g/L,PLT 21x10
/L,血涂片镜检观察,未发现原始及幼稚细胞,可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可见到巨大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患者需抽吸骨髓液检查。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者骨髓活组织检查,造血组织为65%,红系增生,伴形态异常,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分布在骨小梁旁区或小梁表面;粒系细胞形态异常,分布在小梁间中心区,并有聚集成簇的现象,ALIP(+),基质变性,间质水肿,网状纤维增多。)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纤维化 C:骨髓转移癌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F: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G: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增生极度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B:增生明显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亢进 C:增生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基本正常 D:增生减低,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接近正常 E:增生极度减低,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下列疾病的牙龈增生程度
药物性牙龈增生
A:前牙唇面牙龈肿胀明显,龈乳头呈球状突起 B:牙龈增生龈乳头呈球状,结节状,牙龈表面可呈桑椹状或分叶状 C:牙龈鲜红肿大,松软而脆弱,表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上皮菲薄呈半透明状 D:牙龈增生广泛可覆盖部分或整个牙冠,以上颌磨牙腭侧最重 E:牙龈肿大可覆盖部分牙面,颜色暗红发绀或苍白,组织松软脆弱,可伴有牙齿松动
某女性患者,26岁。半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8×10
/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0×10
/L,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2%,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8%。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多发性骨髓瘤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脾功能亢进 E:再生障碍性贫血
关于骨髓增生程度错误的是()。
A:通常在低倍镜下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B:可根据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来判断 C:骨髓增生程度常分5级 D:骨髓增生活跃可见于正常人和某些贫血 E: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比为50:1
关于骨髓增生程度,错误的是( )
A:通常在低倍镜下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B: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通常分为5级 C:骨髓增生活跃可见于正常人和某些贫血 D:可根据骨髓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判断增生程度 E: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时,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50∶1
关于骨髓增生程度,错误的是()
A:通常在低倍镜下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B: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通常分为5级 C:骨髓增生活跃可见于正常人和某些贫血 D:可根据骨髓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判断增生程度 E: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时,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