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患者,42岁,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伴慢性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初筛呈阳性反应。将血液标本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
关于HIV确认程序,不正确的描述是
A:使用HIV-1/2混合型确证试剂进行检测,如果呈阴性反应,则报告HIV抗体阴性(-) B:如果呈阳性反应,则报告HIV-1抗体阳性 C:如果不是阴性反应,但又不满足阳性判断标准,则报告HIV抗体不确定 D: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以在4周后随访检测,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 E:如随访期间出现阳性反应,则报告阳性;如4周后随访期间带型有进展,即使不满足阳性标准,仍可报告阳性
某男性患者,42岁,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伴慢性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初筛呈阳性反应。将血液标本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
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的判定不正确的是
A:HIV-1抗体阳性:至少有2条env带(gp41和gp160/gp120)出现,或至少1条env带和p24带同时出现即可判定 B:HIV-2抗体阳性:出现HIV-2型特异性指示带的样品:如果同时呈HIV-1抗体阳性反应,报告HIV-1抗体阳性,不推荐进一步做HIV-2抗体确证试验;如果同时呈HIV-1抗体不确定或阴性反应,需用HIV2型确证试剂再做HIV-2的抗体确证试验 C:同时符合以下两条标准,即出现至少2条env带(gp36和gp140/gp10
),和试剂盒提供的阳性判定标准,可判为HIV-2抗体阳性 D:HIV抗体不确定:出现HIV抗体特异带,但不足以判定阳性 E:HIV抗体阴性:无HIV抗体特异带出现
某男性患者,40岁。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伴慢性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初筛呈阳性反应。将血液标本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
关于HIV确认程序,错误的叙述是
A:使用HIV-1/2混合型确证试剂进行检测,如果呈阴性反应,则报告HIV抗体阴性(-) B:如果呈阳性反应,则报告HIV-1抗体阳性 C:如果不是阴性反应,但又不满足阳性判断标准,则报告HIV抗体不确定 D: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以在4周后随访检测,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 E:如随访期间出现阳性反应,则报告阳性;如4周后随访期间带型有进展,即使不满足阳性标准,仍可报告阳性
某男性患者,40岁。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伴慢性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初筛呈阳性反应。将血液标本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
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的判定错误的是
A:HIV-1抗体阳性:至少有2条env带(gp41和gp160/gp120)出现,或至少1条env带和p24带同时出现即可判定 B:HIV-2抗体阳性:出现HIV-2型特异性指示带的样品:如果同时呈HIV-1抗体阳性反应,报告HIV-1抗体阳性,不推荐进一步做HIV-2抗体确证试验;如果同时呈HIV-1抗体不确定或阴性反应,需用HIV-2型确证试剂再做HIV-2的抗体确证试验 C:同时符合以下两条标准,即出现至少2条env带(gp36和gp140/gp105),和试剂盒提供的阳性判定标准,可判为HIV-2抗体阳性 D:HIV抗体不确定:出现HIV抗体特异带,但不足以判定阳性 E:HIV抗体阴性:无HIV抗体特异带出现
毒性反应指的是()。
A: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B: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C:由于药物的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用作治疗目的以外的其他效应 D:正常药物剂量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E: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
关于悟性反应,正确的理解是()。
A:悟性反应是人的理性高度发展后,表现出的一种超越感性反应和理性反应的形式 B:悟性反应是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用哲理把事物看穿 C:悟性反应能最完善地形成决策 D:悟性反应是剥离与自己名利相关的东西,以摆脱烦恼
关于感性反应,错误的说法是()。
A:感性反应是一种情绪化应对 B:感性反应是一种儿童式的应对 C:不论场合,一旦出现感性反应就有心理问题 D:可以随时随地采用感性反应
毒性反应指的是()。
A: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B: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C:由于药物的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用作治疗目的以外的其他效应 D:正常药物剂量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E: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