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女孩,右上腹痛半月,伴发热,皮肤黄染3天,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无异,腹软,无压痛,肝区有叩痛,肠鸣音正常。B超肝稍大,胆管内见平行强光带。
以下哪项是蛔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 )
A:唾液接触 B:经小便污染 C:经口吞入虫卵 D:经中间宿主传播 E:以上都不是
患者男,53岁,因“腹胀,尿黄1个月,畏寒,发热3 d”来诊。患者HBsAg阳性38年,氨基转移酶反复升高。查体:T 38.9 ℃,P 98次/min;肝掌,巩膜轻度黄染;腹壁静脉显露,腹部高度膨隆,压痛,肝触诊不满意,脾肋下5 cm,质硬,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无扑翼样震颤。
应用抗生素后,患者病情好转,体温下降,故持续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以期控制感染;10 d后患者突然发生寒战,高热,伴较多白色黏痰,不易咳出,呈拉丝状,并渐出现意识淡漠,嗜睡;T 39.8 ℃,口腔内可见白色斑片状附着物,双肺呼吸音低;血WBC 25x10
/L。此时首先应考虑的并发症是
A:真菌性败血症 B:中毒性休克 C:革兰阳性菌败血症 D: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 E:革兰阴性菌败血症 F:厌氧菌败血症 G:病毒感染
患者女,38岁,因“右上腹痛1d”来诊。查体:T39.5℃;巩膜黄染,右上腹部肌紧张,压痛。
腹部B型超声:胆管轻度扩张,胆管内有结石。如果不及时治疗,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
A:胆管炎性狭窄 B:胆囊穿孔 C:胆源性肝脓肿 D:胆管出血 E:感染性休克
女性,42岁,劳累后反复发作性黄疸20年。无发热,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小便颜色正常。查体:一般情况好,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正常,未见肝掌。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化验:Hb142g/L,ALT(SGPT)30U/L,总胆红素38.6μmol/L,1分钟胆红素2.6μmol/L,乙肝五项,抗HCV阴性,腹部超声正常。
出现黄疸时宜选用的退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硫酸镁 C:去氧胆酸 D:茵枝黄注射液 E:消胆胺
女,48岁。发作性剑突下及右上腹绞痛3天,伴有寒战,半年前有类似发作史。查体:T39℃,P110/min,BP140/85mmHg,血常规检查:WBCl2x109/L。N80%,神志清楚,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胆囊,触痛。
该患者皮肤,巩膜黄染加重,体温升高至40℃。P130/min,BP90/60mmHg,神志不清,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A:细菌性肝脓肿破裂 B:肝外胆管结石并胆管炎 C: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穿孔 D: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炎 E: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某女,43岁,劳累后反复发作性黄疸20年。无发热、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小便颜色正常。查体:一般情况好,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正常,未见肝掌。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化验:Hb142g/L,ALT(SGPT)30U/L,总胆红素38.6μmol/L,1分钟胆红素2.6μmol/L,乙肝五项、抗HCV阴性,腹部超声正常。
出现黄疸时宜选用的退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硫酸镁 C:去氧胆酸 D:茵枝黄注射液 E:消胆胺
某女,43岁,劳累后反复发作性黄疸20年。无发热、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小便颜色正常。查体:一般情况好,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正常,未见肝掌。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化验:Hb142g/L,ALT(SGPT)30U/L,总胆红素38.6μmol/L,1分钟胆红素2.6μmol/L,乙肝五项、抗HCV阴性,腹部超声正常。
出现黄疸时宜选用的退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硫酸镁 C:去氧胆酸 D:茵枝黄注射液 E:消胆胺
某女,43岁,劳累后反复发作性黄疸20年。无发热、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小便颜色正常。查体:一般情况好,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正常,未见肝掌。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化验:Hb142g/L,ALT(SGPT)30U/L,总胆红素38.6μmol/L,1分钟胆红素2.6μmol/L,乙肝五项、抗HCV阴性,腹部超声正常。
出现黄疸时宜选用的退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硫酸镁 C:去氧胆酸 D:茵栀黄注射液 E:消胆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