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的异常增殖常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请选择以下各种肿瘤是由何种免疫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表现为
A: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B:T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C:浆细胞异常增殖 D:单核细胞异常增殖 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患儿,男,6岁,发热,咽痛,咳嗽一周。体检:体温39%,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外周血检查结果:Hb110g/L,RBC4.0x10
/L,WBC18.5x10
/L。LYM0.08,MID0.06,GRAN0.86,涂片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胞质中可见中毒颗粒和空泡
上述病例白细胞直方图变化可显示
A:小细胞区右侧和中间细胞区之间区域异常 B:小细胞区异常 C:大细胞区增高,小细胞区明显降低 D:中间细胞区与大细胞区之间区域异常 E:小细胞区降低,中间细胞区增高
患者。男,23岁,重度贫血2个月,发热3天,伴皮肤出血点和鼻出血。外周血检查:RBC2.1x10
/L,Hb40g/L,WBC2.8x10
/L;白细胞分类:原粒细胞4%,早幼粒细胞47%,中幼粒细胞3%,中性粒细胞22%,淋巴细胞24%;血小板40x10
/L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上主要的异常为
A:小细胞区异常 B:小细胞区左侧区域异常 C:大细胞区右侧区域异常 D:小细胞区正常,中间细胞区与大细胞区融合增高 E:中间细胞区降低
某女性患者,33岁,于一年前起经常感到头昏、乏力,动则心悸、气促,门诊以头昏原因待查收入院。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可,T 37.1℃,P 76次/分,R 18次/分,BP 120/85mmHg。中度贫血貌,心率76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柔和II级收缩期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红细胞2.5×10
/L,血红蛋白 72g/L,白细胞 5×10
/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小板计数130×10
/L。红细胞形态偏小,染色较浅。大便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心肺无异常。
从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看该病人的贫血极有可能是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F:溶血性贫血 G:巨幼细胞性贫血 H:海洋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33岁,于一年前起经常感到头昏、乏力,动则心悸、气促,门诊以头昏原因待查收入院。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可,T 37.1℃,P 76次/分,R 18次/分,BP 120/85mmHg。中度贫血貌,心率76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柔和II级收缩期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红细胞2.5×10
/L,血红蛋白 72g/L,白细胞 5×10
/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小板计数130×10
/L。红细胞形态偏小,染色较浅。大便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心肺无异常。
该病例诊断依据
A:曾服用地西泮、维生素C治疗,效果不佳 B:头昏、乏力、心悸 C:月经过多史 D:中度贫血貌 E: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减少 F:红细胞形态偏小 G:皮肤黏膜无黄染 H:心尖区可闻及柔和II级收缩期杂音
患儿,8岁,发热咳嗽1周。体检:体温39.5℃,咽部充血,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血常规检查:RBC3.6×10
/L;WBC18.5×10
/L,淋巴细胞0.08,中性粒细胞0.86,中间细胞分类0.06。血涂片中可见中毒颗粒和空泡。
该患者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可以显示
A:中间细胞区和小细胞区之间区域异常 B:中间细胞区异常 C:大细胞区与中间细胞区之间区域异常 D:小细胞区升高,中间细胞区降低 E:大细胞区增高,小细胞区明显减低
某女性患者,42岁,右侧乳腺肿块,直径5cm,边界不清,切面鱼肉样,镜下见小印戒样细胞,间质明显黏液样,形成"肺水肿"样结构,并有丰富的枝芽状毛细血管。
此"小印戒样细胞"为
A:脂肪母细胞 B:假脂肪母细胞 C:透明细胞 D:淋巴细胞 E:上皮样平滑肌细胞
某女性患者,33岁。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恶臭1周就诊。无不洁性交史。妇检:白带多,余未见异常。白带常规:鳞状上皮细胞间可见大量短小的杆菌和线索细胞。
白带常规:镜下见少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胞15~30/HP,其清洁度分级是
A:Ⅰ度 B:Ⅱ度 C:Ⅲ度 D:Ⅳ度 E:Ⅴ度
某女性患者,33岁,于一年前起经常感到头昏、乏力,动则心悸、气促,门诊以头昏原因待查收入院。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可,T37.1℃,P76次/分,R18次/分,BP120/85mmHg。中度贫血貌,心率76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柔和Ⅱ级收缩期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红细胞2.5×10
/L,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5×10
/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小板计数130×10
/L。红细胞形态偏小,染色较浅。大便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心肺无异常。
从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看该病人的贫血极有可能是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F:溶血性贫血 G:巨幼细胞性贫血 H:海洋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33岁,于一年前起经常感到头昏、乏力,动则心悸、气促,门诊以头昏原因待查收入院。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可,T37.1℃,P76次/分,R18次/分,BP120/85mmHg。中度贫血貌,心率76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柔和Ⅱ级收缩期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红细胞2.5×10
/L,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5×10
/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小板计数130×10
/L。红细胞形态偏小,染色较浅。大便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心肺无异常。
该病例诊断依据
A:曾服用地西泮、维生素C治疗,效果不佳 B:头昏、乏力、心悸 C:月经过多史 D:中度贫血貌 E: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减少 F:红细胞形态偏小 G:皮肤黏膜无黄染 H:心尖区可闻及柔和Ⅱ级收缩期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