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2岁。乏力伴皮肤反复出现紫癜3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血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7x10^12/L,白细胞3.1x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38%,淋巴细胞60%,单核细胞2%,血小板28x10^9/L,骨髓增生活跃,淋巴系占60%,成熟浆细胞占8%,组织嗜碱细胞占4%,巨核细胞全片仅见1个,Ham试验(一)。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巨幼细胞贫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多发性骨髓瘤
男性,32岁。乏力伴皮肤反复出现紫癜3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血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7x10^12/L,白细胞3.1x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38%,淋巴细胞60%,单核细胞2%,血小板28x10^9/L,骨髓增生活跃,淋巴系占60%,成熟浆细胞占8%,组织嗜碱细胞占4%,巨核细胞全片仅见1个,Ham试验(一)。
治疗中最难恢复的是
A:血红蛋白 B:网织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患者女,57岁。患糖尿病10年,高热1周前来就诊。实验室检查:Hb 106 g/L,PLT 412x10
/L,WBC 38x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0.10,中性晚幼粒细胞0.1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34,嗜酸粒细胞0.01,嗜碱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04,成熟中性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和空泡。
该患者若是类白血病反应,其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
A:有原发疾病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 C: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D:无Auer小体 E:无Ph染色体 F:骨髓铁染色正常 G:硝基四氮唑蓝试验呈阳性反应 H:维生素B12水平常升高
患者男,47岁,乏力,低热,脾肋下1cm。血常规化验结果:RBC 3.7x10
/L, Hb100 g/L, WBC 130x10
/L, PLT 100x10
/L。外周血分类:中性粒细胞0.90,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嗜酸粒细胞0.03,嗜碱粒细胞0.05,淋巴细胞0.02。
通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该疾病可表现为
A: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B:病程中可发生骨髓纤维化 C:NAP阳性率及积分明显降低 D:治疗无效者进行性白细胞计数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 E:加速期脾进行性肿大 F:急变期有髓外浸润
中幼红细胞的胞浆呈嗜多色性的原因是
A:细胞衰老 B:RNA等嗜碱性物质占绝对比例 C:细胞浆内血红蛋白尚未形成 D:细胞浆中含有细小嗜碱性颗粒 E:血红蛋白合成逐渐增多,RNA逐渐减少
胞浆中含有嗜天青颗粒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肥大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NK细胞 E:红细胞
胞浆中含有嗜天青颗粒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肥大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NK细胞 E: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的胞浆呈嗜多色性的原因是()
A:细胞衰老 B:RNA等嗜碱性物质占绝对比例 C:细胞浆内血红蛋白尚未形成 D:细胞浆中含有细小嗜碱性颗粒 E:血红蛋白合成逐渐增多,RNA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