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男,33岁,有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Ham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男,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
本例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为
A: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 B: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C: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 E: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男,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
如果本例诊断为上题中的疾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B:自身溶血试验溶血>5%,加ATP不能减轻溶血 C: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示脆性增加,红细胞寿命缩短 D:可分为水肿细胞型,干细胞型和其它型 E:病变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突变,是一种克隆病
某男性患者,37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皮下及牙龈出血半个月入院。血常规:Hb80g/L,WBC9.8×10[~9.gif" />/L,N48%,淋巴细胞52%。骨髓象示M6红白血病期。血型:正定:抗A(-),抗B(++++);反定: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化疗期间,输注红细胞4个单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病情有所改善。化疗间歇期间,因高热咽痛6天再次入院。血常规:Hb66g/L,WBC4.8×10[~9.gif" />/L,M66%,淋巴细胞34%,幼稚细胞为10%。申请输血,复查血型发现,正定型:抗A(-),抗B(-);反定型: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
第一次入院化疗期间,理论上可以给患者输注的红细胞制剂有
A:A型悬浮红细胞 B:B型悬浮红细胞 C:O型悬浮红细胞 D:AB型悬浮红细胞 E:O型洗涤红细胞 F:B型洗涤红细胞
某地某年平均寿命e0=84岁,以下错误的一项为
A:由该地年龄别死亡率唯一确定 B:与人口的年龄构成无关 C:是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统计指标 D:说明该地区人口该年的平均寿命为 84岁 E: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平均寿命直接进行比较
某地某年平均寿命e0=84岁,以下错误的一项为()。
A:由该地年龄别死亡率唯一确定 B:与人口的年龄构成无关 C:是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统计指标 D:说明该地区人口该年的平均寿命为84岁 E: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平均寿命直接进行比较
某地某年平均寿命e0=84岁,以下错误的一项为
A:由该地年龄别死亡率唯一确定 B:与人口的年龄构成无关 C:是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统计指标 D:说明该地区人口该年的平均寿命为84岁 E: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平均寿命直接进行比较
某地某年平均寿命e0=84岁,以下错误的一项为()。
A:由该地年龄别死亡率唯一确定 B:与人口的年龄构成无关 C:是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统计指标 D:说明该地区人口该年的平均寿命为84岁 E: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平均寿命直接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