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6-2-4-4,绝经10余年,不规则阴道出血6个月。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型超声:子宫正常大小,宫腔略扩大,少量积液,内膜菲薄,可见点状血流。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分段诊断性刮宫刮出少量内膜组织。光镜下,组织形态如图所示。) 
A:老年性子宫内膜萎缩 B:受激素影响内膜反应性增生 C:宫腔积脓,内膜良性反应性改变 D:子宫内膜样癌 E:浆液性乳头状癌 F:子宫内膜炎伴腺体非典型增生 G:组织刮碎及制片假象
患者女,65岁,6-2-4-4,绝经10余年,不规则阴道出血6个月。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型超声:子宫正常大小,宫腔略扩大,少量积液,内膜菲薄,可见点状血流。
最终组织学诊断为(提示 子宫切除手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内膜菲薄,肌层切面见散在灰白细腻小结节,直达浆膜层。镜下见类似刮宫组织的腺样结构不规则穿插于平滑肌组织间,腺样结构清晰,腺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侵犯脉管,穿透浆膜层,宫颈无累及,双附件未见特殊改变。)
A:子宫腺肌病 B:子宫内膜癌累及腺肌病 C: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 D:子宫内膜样癌腺II级 E: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F:属于I型子宫内膜癌 G:属于II型子宫内膜癌 H:转移性癌
患者女,65岁,6-2-4-4,绝经10余年,不规则阴道出血6个月。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型超声:子宫正常大小,宫腔略扩大,少量积液,内膜菲薄,可见点状血流。
根据最新的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FIGO,2009年),该病例应诊断为
A:子宫内膜样癌I1A期 B:子宫内膜样癌I1B期 C:子宫内膜样癌I2期 D:子宫内膜样癌I3A期 E:子宫内膜样癌I3B期 F:子宫内膜样癌I3C期 G:不予分期
病历摘要:某患者,男,成年,白细胞计数的 15.6x10
/L,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有异常的细胞和正常白细胞异常变。
引进血膜过厚的因素是
A:血滴大 B:角度小 C:血液粘度高 D:速度快 E:HCT偏大 F:速度慢 G:角度大 H:血滴小
某基层医院检验科生化室的一位年轻技术人员在进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时,经常遇到结果不理想而产生困扰。
有关薄膜透明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薄膜不能完全透明的原因是薄膜尚未完全干燥就进行透明处理 B:透明液中醋酸浓度过低导致薄膜透明不完全 C:薄膜在透明液中溶解的原因是透明液中醋酸浓度过大 D:薄膜透明后出现皱缩的原因是透明后未经完全干燥就从玻片上取下 E:透明问题与膜质量无关
患者,男,32岁,在拉萨工作12年。外周血检查结果:RBC 6.5x10
/L,HB 190g/L,HCT 0.65。
按常规操作进行外周血涂片,最可能出现 ( )
A:血膜分布不均 B:血膜过厚 C:血膜过长 D:血膜过窄 E:血膜过薄
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X1700→1.0左眼-6.50DS-5.65DCX1500→0.4。
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 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 C:急性圆锥角膜 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 E:大泡性角膜病变
某男性患者,50岁,患皮肤病10余年,反复发作,累及全身。躯干及四肢伸侧分布大小不一的红斑,绿豆大小,斑片状,肘、膝、腰、骶尾部更为明显,皮损边界清楚,红斑表面覆有分层云母样鳞屑;鳞屑易剥除,下方呈发亮淡红色薄膜状及点状出血。头皮皮损表面有较厚鳞屑,头发成束。手足甲呈凹陷点,甲床肥厚
刮去薄膜出现出血点现象,又称为
A:Gottron征 B:Auspitz征 C:GREST综合征 D:Ramsay-Hunt综合征 E:Stevens-Johnson综合征
某男性患者,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X170°→1.0左眼-6.50DS-5.65DCX150°→0.4。
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 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 C:急性圆锥角膜 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 E:大泡性角膜病变
某男,51岁,患皮肤病10余年,反复发作,累及全身。躯干及四肢伸侧分布大小不一的红斑,绿豆大小,斑片状,肘、膝、腰、骶尾部更为明显,皮损边界清楚,红斑表面覆有分层云母样鳞屑;鳞屑易剥除,下方呈发亮淡红色薄膜状及点状出血。头皮皮损表面有较厚鳞屑,头发成束。手足甲呈凹陷点,甲床肥厚
刮去薄膜出现出血点现象,又称为
A:Gottron征 B:Auspitz征 C:GREST综合征 D:Ramsay-Hunt综合征 E:Stevens-Johnson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