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82岁,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2年,三叉神经I1,I2,I3支均累及,一直口服卡马西平,疼痛控制尚可,近半年来用药量不断加大(增至1200mg/d),疼痛日渐加重,出现共济失调,谷丙转氨酶增高,白细胞减少。

如该患者行半月神经节局麻药阻滞疼痛可缓解数小时,那么进一步的治疗应首选

A: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B:继续局麻药三叉神经阻滞疗法 C:继续增加卡马西平剂量 D:手术切断三叉神经分支 E:开颅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或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

女性,82岁,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2年,三叉神经I1,I2,I3支均累及,一直口服卡马西平,疼痛控制尚可,近半年来用药量不断加大(增至1200mg/d),疼痛日渐加重,出现共济失调,谷丙转氨酶增高,白细胞减少。

该患者行眶上神经毁损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眼周软组织水肿肿胀 B:乙醇性神经炎 C:阻滞动眼神经所致眼睑下垂 D:偶有眼周皮下淤血青紫 E:以上全都是

女性,46岁,间歇性头痛5年,近半年来加重;头痛每次发于右侧额部逐渐扩散至右颞部和枕部,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疼痛开始时多为强烈的波动性疼痛,后转为持续性钝痛;晨起发作多,日常活动或轻轻摇头可明显加重疼痛,疼痛可持续几小时或几天;可由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同时还可放散到颈部肩部;头痛发作后常有疲倦感,大汗淋漓及烦躁;发作间期完全正常,患者直系亲属中有数人患有相同疾病。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未见明确阳性体征,辅助检查也未见异常。

下列哪种神经阻滞可迅速缓解疼痛

A:面神经阻滞 B:舌咽神经阻滞 C: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 D:颈丛阻滞 E:蝶腭神经节阻滞

男性患者,57岁,病史:左面部发作性剧痛10年,疼痛自上颌部及右侧面颊部最明显,延至外眦下方,每次持续数秒钟,讲话,刷牙,进食和洗脸可诱发。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受累的神经

A:面神经 B:三叉神经眼支 C:滑车神经 D:舌咽神经 E:三叉神经上颌支

患者女性24岁,发作性头痛9年。9年前开始发作性头痛,头痛前出现视野中闪光及视野缩小,持续约10余分钟后开始一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睡眠后头痛可缓解,头痛持续4~12小时,每月发作2~3次,月经期易发生头痛。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体征。

可诊断为哪些疾病

A:偏头痛 B:月经性头痛 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无先兆型偏头痛 E:有先兆型偏头痛 F:慢性阵发性偏侧头痛 G:发作性紧张型头痛 H:丛集性头痛

患者女性24岁,发作性头痛9年。9年前开始发作性头痛,头痛前出现视野中闪光及视野缩小,持续约10余分钟后开始一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睡眠后头痛可缓解,头痛持续4~12小时,每月发作2~3次,月经期易发生头痛。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体征。

以下哪些是偏头痛的可能发病机制

A:神经元凋亡学说 B:血管源学说 C:血管畸形学说 D:神经源性炎症学说 E: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F:血管变异学说 G:血管超敏学说 H:神经源学说

患者,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C23.94/13.3kPa)。

在患者意识状态观察过程中发现哪些症状,提示病情加重。

A:由深昏迷状态转入出现了比较灵敏的生理反射 B:由昏迷状态转入出现了躁动或抓伤口 C:由浅昏迷转入能遵医嘱举手睁眼 D:由躁动不安转入昏睡状态 E:由深昏迷状态转入躁动不安状态

患者,男性,58岁,进行性人格改变和智能减退2年。患者于2年前开始缓慢出现人格改变,性格变得内向,孤僻和吝啬,并出现记忆力减退,对刚发生的事情不能记忆。近来出现幻听和幻视。查体发现精神抑郁,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定向力和计算力均减退,行动迟缓。其他未见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颅MRI发现脑萎缩,脑室系统扩大

本病例的脑组织病理检查可能出现的改变是

A:中脑黑质神经元缺失 B:神经元胞浆内出现Lewy小体 C:神经元胞浆内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 D:广泛的神经元空泡样变性 E: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不显著

某男性患者,59岁,进行性人格改变和智能减退2年。患者于2年前开始缓慢出现人格改变,性格变得内向、孤僻和吝啬,并出现记忆力减退,对刚发生的事情不能记忆。近来出现幻听和幻视。查体发现精神抑郁,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定向力和计算力均减退,行动迟缓。其他未见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颅MRI发现脑萎缩,脑室系统扩大

本病例的脑组织病理检查可能出现的改变是

A:中脑黑质神经元缺失 B:神经元胞浆内出现Lewy小体 C:神经元胞浆内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 D:广泛的神经元空泡样变性 E: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不显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