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7岁。经颈内静脉放置肺动脉导管,RAP20mmHg,CI2.0L·min·m,PAP25/13mmHg,PCWP10mmHg。

关于经颈内静脉置入肺动脉导管,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插入深度达13cm,管端可达右心房 B:气囊充气后,每次推进导管2~3cm C:当导管进入右心室时,收缩压,舒张压突然升高 D:进入右心室时,舒张压迅速降低为零点 E:当导管进入肺动脉时,收缩压升高 F:当导管进入肺动脉时,舒张压升高

患者男,67岁。经颈内静脉放置肺动脉导管,RAP20mmHg,CI2.0L·min·m,PAP25/13mmHg,PCWP10mmHg。

肺动脉导管能够测出的压力包括

A:右房压 B:右室压 C:肺动脉压 D:中心静脉压 E:左房压 F:左室压

患者男,67岁。经颈内静脉放置肺动脉导管,RAP20mmHg,CI2.0L·min·m,PAP25/13mmHg,PCWP10mmHg。

放置肺动脉导管导致肺动脉破裂出血的并发症可见于

A:原有肺动脉__者 B:导管置入过快,过深 C:气囊膨胀过度 D:低血容量者 E:发现导管移位,仍继续置入和充气 F:机械通气患者

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机制。

肺内病变导致肺泡通气/血流>0.8,可见于

A:肺不张 B:肺水肿 C:肺动脉栓塞 D:慢性支气管炎 E:大叶性肺炎

患者,女性,30岁。行肝破裂修补术。术中吸出腹腔内混有胆汁血1500ml,术后6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增加吸氧浓度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胸片示两肺广泛点片状阴影,脉搏110次/分,血压90/70mmHg。

哪项不是肺的病理变化 ( )

A:肺大泡 B:肺间质,肺泡内水肿 C:肺泡萎缩,透明膜形成 D:肺通气/灌流比值失调 E:肺淤血

患者女性,42岁。因活动后气短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双肺部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肺CT可见肺内多发浸润影,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

该患者若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的结果为

A:肺总量增加 B:阻塞性通气障碍 C:残/总比增加 D:限制性通气障碍 E:弥散功能无变化

患者女性,42岁,主因"活动后气短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双肺部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胸部X线可见肺内多发浸润影,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

该患者若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的结果为

A:限制性通气障碍 B:了阻塞性通气障碍 C:残/总比增加 D:肺总量增加 E:弥散功能无变化

患儿男,3岁。1年内反复肺炎3次,有反复鼻塞,流涕和(或)咳嗽,咳痰病史。

如果检查结果提示肺炎为细菌感染所致,必须进行的治疗为

A:中药 B:支气管肺泡灌洗 C:IVIG D:抗生素 E:皮质激素

患者,女,肺炎,体温39.5。C,脉搏120次/min,医嘱青霉素皮内试验。

下列护士在进行青霉素皮内试验的步骤中,错误的是

A:皮肤试验液配制好后,应放于冰箱冷藏保存,供随时取用 B:试验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C:于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0.I ml,20分钟后观察结果 D:结果如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 ml,以作对照 E: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

某女性患者,43岁,主因活动后气短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双肺部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肺CT可见肺内多发浸润影,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

该患者若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的结果为

A:肺总量增加 B:阻塞性通气障碍 C:残/总比增加 D:限制性通气障碍 E:弥散功能无变化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