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系统激活是由某种启动因素的作用,使补体各固有成分按一定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依次活化而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CP),旁路(替代)途径(AP)和凝集素激活途径(MBL)。

以下没有参与补体激活旁路途径的成分是

A:C1,C2,C4 B:C3,C5,C6 C:B因子 D:P因子 E:C7~C9

凝血酶的作用有

A:激活凝血因子Ⅻ B:激活纤溶酶原 C:激活凝血因子XIII D:加速凝血酶原向凝血酶转变 E:诱导血小板聚集

某男性患者,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住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左右。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I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L,总胆红素68μmol/L,直接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

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见于哪些情况

A:先天性因子Ⅱ、V、Ⅶ、X缺乏 B: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C:DIC D:阻塞性黄疸 E: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或口服避孕药 F:维生素K缺乏症

凝血酶的直接作用是:()

A:激活因子XIII B:使纤维蛋白原水解成纤维蛋白单体 C:使纤维蛋白单体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D:使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稳固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E:抑制纤溶酶活性

下列关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优势描述,错误的是()

A:选择性高 B:治疗剂量下不会引起血小板减少 C:不能灭活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 D:可预测抗凝效果,无需监测INR E:长期口服安全较好,与食物之间相互作用较少

凝血酶的作用有()

A:激活凝血因子Ⅻ B:激活纤溶酶原 C: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 D:加速凝血酶原向凝血酶转变 E:诱导血小板聚集

下列关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优势描述,错误的是

A:选择性高 B:治疗剂量下不会引起血小板减少 C:不能灭活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 D:可预测抗凝效果,无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E:长期口服安全较好,与食物之间相互作用较少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