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4岁。因全身红斑,继发水疱和大疱1周入院。皮疹发生前2月车祸伤致外伤性癫痫,口服卡马西平2周。T38.9℃,110/76mmHg,心率108次/分。专科检查:面,颈,躯干和四肢大片状红斑,丘疹,并见密集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水疱和大疱,并见部分血疱。尼氏征阳性。眼结膜,口腔黏膜,肛门和外生殖器黏膜见糜烂,阴囊糜烂渗出明显。
该病的治疗中,除积极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外,应加强支持,对症治疗。关于激素的起始量的使用原则是
A:小剂量起始 B:中等剂量起始 C:大剂量起始 D:冲击剂量起始 E:以上都不正确,应该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患者女,80岁,晨起排粪时突发言语不清,四肢不能活动,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继之左侧瞳孔散大。查体:BP 140/90 mmHg;浅昏迷,眼球向右凝视,左侧瞳孔散大;双肺呼吸音粗,心(-);四肢不能活动,双侧巴宾斯基征(+)。颅脑CT:左侧额叶,顶叶,枕叶出血。
关于散发的脑淀粉样血管病,叙述错误的有
A:是非外伤性脑出血的少见原因 B:多引起基底核,丘脑和小脑的出血 C:顶叶出血多于枕叶或额叶出血 D:老年患者抗凝治疗并不会增加再出血的风险 E:MRI梯度回波序列(GRE)可见多发的皮质下微出血 F: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软脑膜血管周围β-淀粉样纤维在细胞外沉积
患者,男性,63岁,在田间为果树喷洒农药乐果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其后逐渐出现全身肌肉痉挛,伴头晕,头痛,继而发生昏迷,现场人员将患者急送医院。查体:血压90/60mmHg,呼吸24次/分,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缩小如针尖大,两肺满布湿啰音。
该患者发病的主要机制是
A:腐蚀作用 B:麻醉作用 C:受体阻滞作用 D:酶活性抑制 E:窒息性作用
患者,男性,63岁,在田间为果树喷洒农药乐果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其后逐渐出现全身肌肉痉挛,伴头晕,头痛,继而发生昏迷,现场人员将患者急送医院。查体:血压90/60mmHg,呼吸24次/分,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缩小如针尖大,两肺满布湿啰音。
该患者发病的主要机制是
A:腐蚀作用 B:麻醉作用 C:受体阻滞作用 D:酶活性抑制 E:窒息性作用
患者男性,50岁,患大叶肺炎,注射某药治疗,停药5天后再继续注射该药,病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诊断发生过敏性休克。
该药物的主要抗菌作用机制是
A:抑制转肽酶 B:抑制DNA回旋酶 C:抑制叶酸合成 D:作用于核糖体3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 E:抑制分支菌酸合成酶
肿瘤组织的血管壁内皮细胞间隙较正常组织大,将药物制成合适粒度的剂型可以使药物集中分布于肿瘤组织中而很少分布于正常组织中,发挥抗肿瘤作用。
以上事例中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是
A:疗程 B:药物的剂量 C:药物的剂型 D:给药途径 E:药物的理化性质
阿托品用于解脱胃痉挛时,会引起口干、心悸和便秘等副作用;而当用于麻醉前给药时,其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可减少呼吸道分泌,可以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及吸人性肺炎的发生。
阿托品在不同的临床应用中抑制腺体分泌的药理作用说明
A:阿托品副作用严重 B:阿托品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C:阿托品治疗作用强于副作用 D:阿托品治疗作用弱于副作用 E:副作用和治疗作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