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阐述不正确的是

A:外源凝血系统是否异常的筛检试验 B:PT超过正常对照5s以上即为延长 C:PT延长见于原发性纤溶亢进 D:PT缩短见于DIC晚期 E:应用肝素抗凝时PT延长

 患者女,47岁,因“左胸痛8个月,加重伴发作性恶心,呕吐2个月”来诊。吸烟史20余年。查体:BP 100/70 mmHg;慢性病面容,反应迟钝,无其他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血清钠115 mmol/L,血清氯80 mmol/L,BUN 1.7 mmol/L,尿钠72 mmol/L,24 h尿量1100 ml,血渗透压245 mmol/kg,尿渗透压310 mmol/kg。给予1000 ml水负荷后,5 h排尿量<500 ml(<50%),期间血浆渗透压(Posm)由试验前242 mmol/kg降至5 h的226 mmol/kg,尿渗透压(Uosm)由380 mmol/kg(试验前)降至最低225 mmol/kg(负荷后3 h),空腹血浆AVP 60 ng/L[正常值(13.4+_9.6) ng/L]。胸部X线片:左肺门分叶状肿物,左下肺有片状阴影。2次查痰癌细胞均为小细胞未分化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为小细胞未分化肺癌。

患者血浆AVP增多的最可能原因是

A:患者呕吐造成血浆AVP升高 B:肿瘤异位生成AVP增多,且不受血浆渗透压的调节 C:长期吸烟,尼古丁造成AVP分泌增多 D:患者血压偏低致AVP分泌增多 E:胃液丢失造成脱水和低血容量使AVP分泌增多

某女性患者,46岁,因“左胸痛8个月,加重伴发作性恶心、呕吐2个月”来诊。吸烟史20余年。查体:BP 100/70 mmHg;慢性病面容,反应迟钝,无其他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血清钠115 mmol/L,血清氯80 mmol/L,BUN 1.7 mmol/L,尿钠72 mmol/L,24 h尿量1100 ml,血渗透压245 mmol/kg,尿渗透压310 mmol/kg。给予1000 ml水负荷后,5 h排尿量<500 ml(<50%),期间血浆渗透压(Posm)由试验前242 mmol/kg降至5 h的226 mmol/kg,尿渗透压(Uosm)由380 mmol/kg(试验前)降至最低225 mmol/kg(负荷后3 h),空腹血浆AVP 60 ng/L[正常值(13.4±9.6) ng/L]。胸部X线片:左肺门分叶状肿物,左下肺有片状阴影。2次查痰癌细胞均为小细胞未分化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为小细胞未分化肺癌。

患者血浆AVP增多的最可能原因是

A:患者呕吐造成血浆AVP升高 B:肿瘤异位生成AVP增多,且不受血浆渗透压的调节 C:长期吸烟,尼古丁造成AVP分泌增多 D:患者血压偏低致AVP分泌增多 E:胃液丢失造成脱水和低血容量使AVP分泌增多

凝血酶原(PT)时间测定实验中需在受检血浆中加入

A:组织凝血活酶、PF3 B:组织凝血活酶、Ca C:凝血酶原、PF3 D:凝血酶原、Ca E:组织凝血活酶、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PT)时间测定实验中需在受检血浆中加入()。

A:组织凝血活酶、PF3 B:组织凝血活酶、Ca2+ C:凝血酶原、PF3 D:凝血酶原、Ca2+ E:组织凝血活酶、凝血酶原

测定受检血浆中有否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常用的试验是()。

A:蕲蛇酶时间测定 B:蝰蛇毒试验 C: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D:凝血酶原纠正试验 E:血浆纤溶酶原测定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目的应除外()

A:用于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监控检查 B:用于检查肝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因子是否减少 C:用于检查心肌梗死和人工瓣膜使用者 D:用于甲、乙、丙型血友病的检查 E:作为筛选试验,用于出血性疾病的出血及手术时应补充何种凝血因子的检查

测定受检血浆中有否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常用的试验是()

A:蕲蛇酶时间测定 B:蝰蛇毒试验 C: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D:凝血酶原纠正试验 E:血浆纤溶酶原测定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