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6岁。因嗜睡,意识障碍4h,发作2次抽搐后急诊来院。近1周因受凉后发热,咳嗽,到当地卫生院进行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及庆大霉素等治疗。近3d出现乏力,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并日渐加剧。体格检查:T 38.8 ℃,P108次/min,BP150/75 mmHg。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0mm,对光反射减弱;刺痛无睁眼反应,无发音,肢体能回缩;无面瘫,颈无抵抗,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排便,排尿失禁。
目前正确的处理措施包括(提示 静脉滴注正规胰岛素8 U,复查血:钾3.0 mmol/L,钠150 mmol/L,血糖32.4 mmol/L,血浆渗透压328 mmol/L。患者第1小时静脉补0.45%氯化钠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1000 ml。血压135/60 mmHg(18/8 kPa)。)
A:静脉补钾 B:继续静脉输入0.45%氯化钠溶液 C:静脉输入5%葡萄糖溶液 D:可静脉输入血浆或全血 E:可静脉输入25%人体白蛋白 F:继续每小时静脉滴注正规胰岛素4~6 U
护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脸色苍白,四肢厥冷,头晕,随后晕倒。经检查,体温37℃,脉搏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4.6/9.3 kPa(110/7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追问病史未进早餐。医嘱:10%葡萄糖500ml加10%氯化钾15ml静脉滴注。
静脉穿刺过程中,错误的选项是 ( )
A:选择粗直,弹性好的手背静脉 B:用70%的乙醇消毒皮肤 C:再次排气后进针 D:在穿刺点上方6cm扎止血带 E:与皮肤成200进针,见回血顺静脉方向再进针0.5cm
陈某,68岁,脑血栓,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 St。
操作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
A:选择合适的注射器 B:检查药瓶标签是否符合要求 C:准备其他物品 D:选择合适的血管 E:认真核对医嘱备药
陈某,68岁,脑血栓,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 St。
在进行四肢静脉注射时,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认真执行三查七对 B:选择手背粗,直,有弹性的血管穿刺 C:止血带扎在距穿刺点6cm以上 D:穿刺时针梗与皮肤呈45°角 E: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推注药液
患者,男,51岁,因哮喘发作前来急诊。医嘱:氨茶碱0.25mg加入25%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
静脉注射时穿刺的角度通常为
A:5°~10° B:15°~30° C:30°~40° D:40°~50° E:50°~60°
患者,男,51岁,因哮喘发作前来急诊。医嘱:氨茶碱0.25g加入25%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
在推药过程中发现局部肿胀,抽有回血,患者诉疼痛明显,可能的原因是针头
A:穿透血管壁 B:斜面一半在血管外 C:刺入过深,药物注入组织间隙 D:斜面紧贴血管壁 E:堵塞
患者女性,76岁。医嘱60分钟内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100ml+头孢拉定3.0g。
输液过程中发现液体滴注不畅,检查无回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拔针,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B:调整肢体位置 C:升高输液瓶位置 D:再进针少许 E:加压输液
护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脸色苍白,四肢厥冷,头晕,随后晕倒。经检查,体温37℃,脉搏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4.6/9.3 kPa(110/7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追问病史未进早餐。医嘱:10%葡萄糖500ml加10%氯化钾15ml静脉滴注。
静脉穿刺过程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选择粗直、弹性好的手背静脉 B:用70%的乙醇消毒皮肤 C:再次排气后进针 D:在穿刺点上方6cm扎止血带 E:与皮肤成20°进针,见回血顺静脉方向再进针0.5cm
注射用葡萄糖 50g 盐酸 适量 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
关于注射剂生产区域的划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洁净区是指有较高洁净度要求和严格菌落数要求的生产房间 B:控制区是指洁净度和菌落数有一定要求的生产或辅助房间 C:一般生产区是指无空气洁净度要求的生产或辅助房间 D:原水处理、蒸馏应在控制区完成 E:安瓿的洗涤可在一般生产区完成 F:注射剂的灭菌、印字和包装应在控制区完成 G:最后可灭菌的注射剂的精滤应在洁净区完成
注射用葡萄糖 50g 盐酸 适量 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
以下关于注射用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 B:为经过灭菌处理的蒸馏水 C:不含热原 D:为纯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E: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F:可用做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G:本品应采用密闭系统收集,于制备后24小时使用 H:注射用水不同于一般的药用纯化水,主要在于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