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儿男性,10个月,患儿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好,近2个月呆滞,面黄。查体:体温:T36.8℃,精神可,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及唇舌颤抖,舌炎,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血常规:Hb70g/L,RBC1.5x10/L,PLT107x10/L,WBC4.5x10/L,中性粒细胞0.15,淋巴细胞0.80,单核细胞0.05,中性粒细胞有核右移。

小儿时期白细胞总数的特点是?

A:出生时约WBC 5~10x10/L B:出生时约WBC 15~20x10/L C:婴幼儿约WBC 8~12x10/L D:6岁以后接近成人 E:白细胞总数变化大,因人而宜 F:婴幼儿因为轻微刺激而呈病理性增加 G:婴幼儿因为轻微刺激而呈非病理性增加 H:血小板变化大

 患者女,50岁,右鼻腔上部及上颌窦内可见肿物占位,肿物部分累及眶内侧壁,右侧筛窦及右前颅底,活检组织镜下为肿瘤组织,瘤细胞呈分叶状生长,瘤细胞体积较小,胞质较少,坏死不明显,间质血管丰富。

则诊断应修正为(提示 如在肿物切除标本中又发现有幼稚的非角化透明细胞巢,腺癌,横纹肌肉瘤,原始原基样小细胞。)

A:未成熟型恶性畸胎瘤 B:畸胎瘤恶变 C:嗅神经母细胞瘤伴异源性分化 D:癌肉瘤 E:恶性畸胎瘤 F:畸胎癌肉瘤

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又能刺激其细胞运动的因子是

A:AMF B:EGF C:IL-1 D:肝细胞生长因子 E:TGF

某男性患者,43岁,发现大腿肿块生长迅速,予以切除。肿物直径6cm,质韧,灰白色,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成羽毛状结构,细胞间有多量的胶原纤维,核分裂较少,免疫组化Vimentin阳性,SMA、CD68、EMA阴性。

如果瘤内出现瘤巨细胞,则该病最可能是

A:黄色瘤 B:脂肪肉瘤 C:横纹肌肉瘤 D:软组织巨细胞瘤 E: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某男性患者,18岁。气喘2日,每年春秋季有类似发作,体温36.5℃,端坐呼吸,两肺广泛哮鸣音,白细胞7.6×10/L,N68%,E12%,L20%。

引起该病发作的重要效应细胞包括

A:肥大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F:嗜酸性粒细胞

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又能刺激其细胞运动的因子是( )

A:AMF B:EGF C:IL-1 D:肝细胞生长因子 E:TGF

胰δ细胞分泌生长抑制素属于

A:外分泌 B:旁分泌 C:内分泌 D:自分泌 E:动作电位刺激细胞分泌

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又能刺激其细胞运动的因子是().

A:AMF B:EGF C:IL-1 D:肝细胞生长因子 E:TGF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