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4岁。月经增多伴发热3周,HGB52g/L,WBC1.6x10
/L,PLT19x10
/L,网织红细胞0.3%,初次髂后骨髓穿刺检查提示:骨髓象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比例为100:1。
为确诊患者还必须作的检查是
A:胸骨骨髓穿刺 B:血清铁测定 C:染色体检查 D:核素骨扫描 E:流式细胞学检查测定CD8
细胞
女孩,5岁。因"发热1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无特殊,肝肋下3cm,脾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阴性。血常规:Hb 90g/L,WBC 20x10
/L,N 12%,L 82%,PLT 50x10
/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细胞质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BCR-ABL融合基因。
下列骨髓象哪项与上述诊断相符
A:异常细胞形态大,胞质嗜碱性强,多空泡 B:异常细胞大小一致,以小型为主,PAS染色阳性 C:异常细胞形态大,核呈镜影对称,且有明显核仁 D:异常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 E:异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被氟化物抑制
某男,农民,25岁。低热、纳差、消瘦半年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脐下3 cm,右缘过中线2 cm。化验:Hh 90/L,WBC 262×10
/L,血小板460×10
/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0.06(6%),积分8分。骨髓涂片符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髓象改变,染色体检查Ph(+)。
关于本列的预后以下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巨脾预后比轻度脾肿大者差 B:白细胞越高预后越差 C:成年人CML预后比幼年型差 D:加速期预后比慢性期差 E:Ph阴性者预后比阳性差
某男,农民,25岁。低热、纳差、消瘦半年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脐下3 cm,右缘过中线2 cm。化验:Hh 90/L,WBC 262×10
/L,血小板460×10
/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0.06(6%),积分8分。骨髓涂片符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髓象改变,染色体检查Ph(+)。
以下何种治疗有利于Ph阳性率降低或部分转阴
A:羟基脲 B:白消安(马利兰) C:脾切除 D:联合化学治疗 E:干扰素
某男,农民,25岁。低热、纳差、消瘦半年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脐下3 cm,右缘过中线2 cm。化验:Hh 90/L,WBC 262×10
/L,血小板460×10
/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0.06(6%),积分8分。骨髓涂片符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髓象改变,染色体检查Ph(+)。
经过治疗病人获完全缓解,预计病人的生存期为
A:1~2年 B:2~3年 C:3~4年 D:4~5年 E:5-6年
某男,农民,25岁。低热、纳差、消瘦半年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脐下3 cm,右缘过中线2 cm。化验:Hh 90/L,WBC 262×10
/L,血小板460×10
/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0.06(6%),积分8分。骨髓涂片符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髓象改变,染色体检查Ph(+)。
[假设信息]假如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高热,贫血进行性加重,骨髓检查原始细胞0.45(45%),细胞化学染色:POx强阳性,PAS(-),NSE中度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此时治疗选择是
A:骨髓移植 B:DA方案化学治疗 C:VDP方案化学治疗 D:干扰素治疗 E:小剂量阿糖胞苷
某女性患者,40岁,因乏力、腹胀1个月。常规检查后行骨髓穿刺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
确诊慢粒最可靠的检查是
A:Ph染色体检测 B:造血干/祖细胞培养 C: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D:细胞免疫学检查 E:细胞化学染色
某女性患者,40岁,因乏力、腹胀1个月。常规检查后行骨髓穿刺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
有关其检查,说法正确的是
A:Ph为慢粒特有 B:BCR-ABL融合基因只见于Ph阳性患者 C:典型t(9;22)(q34;qll)只见于粒细胞 D:部分病人治疗后Ph可以消失 E:慢粒慢性期可见其他染色体异常
某女性患者,40岁,因乏力、腹胀1个月。常规检查后行骨髓穿刺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
有关其检查,说法正确的是
A:Ph为慢粒特有 B:BCR-ABL融合基因只见于Ph阳性患者 C:典型t(9;22)(q34;qll)只见于粒细胞 D:ph染色体存在慢粒整个病程,治疗缓解后染色体持续存在 E:慢粒慢性期可见其他染色体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