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 2.30x10
/L,Hb 70g/L,WBC 3.5x10
/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 46x10
/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
以下何种疾病不会出现铁粒幼细胞增多 ( )
A: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关于粒细胞系统错误的是()。
A:原始粒细胞胞浆天蓝色,有细颗粒 B:早幼粒细胞胞浆内有嗜天青颗粒 C:中幼粒细胞内可出现嗜酸性颗粒 D:嗜碱性粒细胞颗粒粗大不规则,可盖在核上 E:嗜酸性粒细胞内颗粒粗大橘红色
正常骨髓中,粒细胞系统中比例最高的是()
A:早幼粒细胞 B:中性中幼粒细胞 C:中性晚幼粒细胞 D: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E: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粒细胞系统细胞体积最大的阶段是()
A:原始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晚幼粒细胞 E:杆状核粒细胞
不参与抗体产生的细胞系是()
A:粒细胞系 B:单核吞噬细胞系 C:T细胞系 D:B细胞系 E:红细胞系
某造血系统疾病,主要累及粒细胞系,可向各系列急性变。血象显示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分类中可见到各阶段的粒细胞,以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增多尤为突出,常伴嗜碱性粒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根据上述特征,最可能的疾病是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某造血系统疾病,主要累及粒细胞系,可向各系列急性变。血象显示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分类中可见到各阶段的粒细胞,以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增多尤为突出,常伴嗜碱性粒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该病特征性最主要的实验室标志为()
A:Auer小体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ph染色体 E:白细胞计数
慢性粒细胞增多症()。
A:中性粒细胞增多 B:成熟淋巴细胞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单核细胞增多 E: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不参与抗体产生的细胞系是()
A:粒细胞系 B:单核吞噬细胞系 C:T细胞系 D:B细胞系 E:红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