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胺蓝染肥大细胞的正确结果为 ( )

A:肥大细胞颗粒成紫红色 B:肥大细胞颗粒呈蓝色 C:细胞核呈蓝色 D:细胞核红色 E:细胞核呈紫红色

 患者男,49岁,因“腰痛2个月”入院。查体:L1~L3椎体破坏,余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溶骨性病变;术中冷冻组织活检,镜下几乎未见正常骨质,可见大量片状增生的小淋巴细胞,细胞异型性不明显,组织边缘可见少量体积较大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形态略不规则,未见明确坏死灶。

该病例的病理诊断为(提示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片状及散在分布的异型细胞CD20(+),CD79a(+),BCL-2(+), CD10(+),BCL-6(+);Ki-67约80%(+);CD30(-),CD15(-),CK(-),NSE(-),CgA(-),Syn(-),CD56(-),CD1a(-),S-100(-)。)

A:椎骨非霍奇金淋巴瘤,大B细胞性 B:骨霍奇金淋巴瘤 C:骨嗜酸性肉芽肿 D:骨转移癌 E:骨Ewing肉瘤/PNET F: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男性,35岁,发热1周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淤斑,血红蛋白15g/L,白细胞为1.5x10/L,血小板为50x10/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占85%,POX强阳性,染色体检查有t(15;17)。

本例的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可能的特征变化有

A:胞质少,有空泡 B:细胞体积小,染色质较粗 C: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染色质疏松 D:以中晚期阶段的幼稚细胞为主,核浆发育不平衡 E:胞质中较易见到Auer小体,可呈柴捆状

某男,36岁,发热1周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淤斑,血红蛋白15g/L,白细胞为1.5×10/L,血小板为50×10/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占85%,POX强阳性,染色体检查有t(15;17)。

本例的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可能的特征变化有

A:胞质少,有空泡 B:细胞体积小,染色质较粗 C: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染色质疏松 D:以中晚期阶段的幼稚细胞为主,核浆发育不平衡 E:胞质中较易见到Auer小体,可呈柴捆状

某女性患者,28岁。自述半年来头晕、乏力。血常规:RBR:2.9×10/L,Hb50g/L,WBC5.4×10/L,MCV71fl,MCH24pg,MCHC30%。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红细胞多见。胞质少,染色偏蓝。

欲作化学染色进行鉴别诊断,以下是最佳选择的是

A:POX B:SBB C:PAS D:NAP E:铁染色

甲苯胺蓝染肥大细胞的正确结果为( )

A:肥大细胞颗粒成紫红色 B:肥大细胞颗粒呈蓝色 C:细胞核呈蓝色 D:细胞核红色 E:细胞核呈紫红色

甲苯胺蓝染肥大细胞的正确结果为( )

A:肥大细胞颗粒成紫红色 B:肥大细胞颗粒呈蓝色 C:细胞核呈蓝色 D:细胞核红色 E:细胞核呈紫红色

甲苯胺蓝染肥大细胞的正确结果为()

A:肥大细胞颗粒成紫红色 B:肥大细胞颗粒呈蓝色 C:细胞核呈蓝色 D:细胞核红色 E:细胞核呈紫红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