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机制。
关于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B: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C:是肺部病变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机制,此时肺总通气量可不减少 D:PaO
降低而PaCO
不升高 E:可见于气道阻塞,总肺泡通气量降低而肺血流量未减少时
患者,男,33岁,体重80kg,因车祸外伤致双下肢,右上肢骨折。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下骨折内固定术。麻醉诱导前BP120/75mmHg。手术结束患者对气管导管不能耐受,此时患者神志尚不清楚,无意识抬头超过10秒,双上肢很有力,数人帮助固定在手术床上;潮气量700ml,频率18次/分;BP140/85mmHg,心率92次/分,SaO
99%,气管导管在患者挣扎情况下拔出。手术4小时共输液3500ml,(其中胶体液1000ml),尿量500ml。拔出气管导管后,患者安静入睡,普通吸氧面罩8L/min吸氧,但3分钟后患者的SaO
迅速下降到82%。麻醉医师立刻开放气道面罩正压通气,发现气道难以打开,无法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双肺听诊无呼吸音。
提问:患者无法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原因可能是
A:舌根后坠,上呼吸道梗阻 B:张力性气胸 C:喉痉挛 D:喉水肿 E:肺水肿 F:异物堵塞上呼吸道 G:支气管痉挛
女,50岁,二尖瓣狭窄,呼吸困难伴咯血3天,双肺底少许水泡音,心脏正侧位片见肺淤血。
该病人出现端坐呼吸,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布满水泡音,说明病情已经处于 ( )
A:肺动脉__期 B:代偿期 C:右心衰竭期 D:左心衰竭期 E:疾病终末期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患者的呼吸困难属于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混合性呼吸困难 D:阵发性呼吸困难 E:心源性哮喘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病例排除心源性哮喘的主要依据是
A:性别 B:年龄 C:突然发病 D:呼吸未达40次/分 E:肺内无湿音
某患儿,男,10个月,发热2天,体温39℃,烦躁、频咳、气喘,体检口周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两肺呼吸音粗,血象WBC9×10
/L,N47%
第5天患儿仍高热不退,咳喘加重,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呼吸70次/分,右下肺叩浊,可闻管样呼吸音及中小水泡音,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肝肋下3.5cm,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球菌肺炎 B:腺病毒肺炎合并心衰 C: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E:支原体肺炎
大气卫生:人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生命活动。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10~15m3空气。因此,掌握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掌握大气的卫生标准与基准两者的不同,还有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方法。
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
A:慢性支气管炎 B:尘肺 C:肺水肿 D:支气管哮喘 E:肺气肿 F:以上全是
某男性患者,36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某男性患者,36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患者的呼吸困难属于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混合性呼吸困难 D:阵发性呼吸困难 E:心源性哮喘
某男性患者,36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某男性患者,36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病例排除心源性哮喘的主要依据是
A:性别 B:年龄 C:突然发病 D:呼吸未达40次/分 E:肺内无湿音
小儿10个月,发热2天,体温39℃,烦躁、频咳、气喘,体检口周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两肺呼吸音粗,血象WBC 9×10
/L,N 47%
第5天患儿仍高热不退,咳喘加重,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呼吸70次/分,右下肺叩浊,可闻管样呼吸音及中小水泡音,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肝肋下3.5cm,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球菌肺炎 B:腺病毒肺炎合并心衰 C: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E: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