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5岁。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无特殊,肝肋下3cm,脾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阴性。血常规:Hb90g/L,WBC20x10/L,N12%,L82%,PLT50x10/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细胞质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TV6-CBFA2融合基因。

下列骨髓象哪项与上述诊断相符

A:异常细胞形态偏大,胞质嗜碱性强,多空泡 B:异常细胞大小一致,以小型为主,PAS染色阳性 C:异常细胞形态大,核呈镜影对称,且有明显核仁 D:异常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 E:异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被氟化物抑制

 患者女,11岁,因“烦渴多饮,多尿3年,明显肥胖及身高停滞2年”来诊。MRI:鞍区异常信号影,等T1,长T2,周边有水肿,可强化。

考虑诊断为(提示 镜下:异常增生的细胞弥漫性浸润,细胞多为单核,无明显异型性,胞质丰富,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可有不规则皱褶,可见纵行核沟,核仁不明显,伴多量嗜酸粒细胞浸润。)

A:嗜酸性肉芽肿 B:生殖细胞瘤 C:Rosai-Dorfman病 D:垂体瘤 E:Hand-Schuller-Christian病 F:颅咽管瘤

女孩7岁。因"发热1个月余,伴双下肢疼痛8天"住院。体检:体温39℃,面色苍白,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肝肋下4cm,睥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Hb85g/L,WBC25x10/L,N14%,L80%,PLT45x10/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4%,直径<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浆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

下列骨髓象哪项与上述诊断相符( )

A:异常细胞形态偏大,胞质嗜碱性强,多空泡 B:异常细胞大小一致,以小型为主,PAS染色阳性 C:异常细胞形态大,核呈镜影对称,且有明显核仁 D:异常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 E:异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被氟化物抑制

女孩7岁。因"发热1个月余,伴双下肢疼痛8天"住院。体检:体温39℃,面色苍白,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肝肋下4cm,睥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Hb85g/L,WBC25x10/L,N14%,L80%,PLT45x10/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4%,直径<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浆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

按上述资料,应属下列哪一型( )

A:L1型,标危型 B:L1型,高危型 C:L2型,标危型 D:L2型,高危型 E:L3型,高危型

女孩,5岁。因"发热1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无特殊,肝肋下3cm,脾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阴性。血常规:Hb 90g/L,WBC 20x10/L,N 12%,L 82%,PLT 50x10/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细胞质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BCR-ABL融合基因。

下列骨髓象哪项与上述诊断相符

A:异常细胞形态大,胞质嗜碱性强,多空泡 B:异常细胞大小一致,以小型为主,PAS染色阳性 C:异常细胞形态大,核呈镜影对称,且有明显核仁 D:异常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 E:异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被氟化物抑制

女孩,5岁。因"发热1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无特殊,肝肋下3cm,脾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阴性。血常规:Hb 90g/L,WBC 20x10/L,N 12%,L 82%,PLT 50x10/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细胞质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BCR-ABL融合基因。

按上述资料,应属下列哪一型

A:L1型,高危型 B:L2型,标危型 C:L2型,高危型 D:L3型,高危型 E:L1型,标危型

女孩,5岁。因"发热1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无特殊,肝肋下3cm,脾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阴性。血常规:Hb 90g/L,WBC 20x10/L,N 12%,L 82%,PLT 50x10/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细胞质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BCR-ABL融合基因。

本例治疗的全部疗程是

A:1~1.5年 B:2.5~3年 C:3.5~4年 D:4~4.5年 E:5年

关于核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看不到核仁结构 B:G1期早期的细胞核中核仁的数目多且体积小 C:核仁中含有中度重复DNA序列,且其不能够转录 D:在蛋白合成活跃的细胞中,电镜下核仁中可见圣诞树样结构

下面对核仁的叙述,哪项正确?()

A:核仁是细胞核内由膜包围的结构 B:有丝分裂期核仁的消失与核糖体合成的停止有关 C:核仁DNA编码tRNA基因 D:1个核仁相当于1个核仁组织区 E:以上叙述均不正确

以下哪个有关核仁的说法是错误的()。

A:核仁在有丝分裂中消失 B:RNA合成在核仁进行 C:tRNA合成在核仁进行 D:小核仁可融合成大核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