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5岁,发热1周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淤斑,血红蛋白15g/L,白细胞为1.5x10
/L,血小板为50x10
/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占85%,POX强阳性,染色体检查有t(15;17)。
本例的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可能的特征变化有
A:胞质少,有空泡 B:细胞体积小,染色质较粗 C: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染色质疏松 D:以中晚期阶段的幼稚细胞为主,核浆发育不平衡 E:胞质中较易见到Auer小体,可呈柴捆状
患者,男性,66岁,患肝硬化已4年,近日发现牙龈出血,夜间睡眠时流涎呈粉红色,皮肤有许多出血点,且有尿频,尿急,经检查后确认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伴泌尿系感染。
全血细胞是指
A:淋巴,嗜酸性粒细胞 B:杆状核及嗜碱性粒细胞 C: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 D:淋巴及单核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
患者女性,26岁。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系,红系低下,巨核细胞缺如。
对该患者有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慢性白血病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某女,68岁,患肝硬化已5年,近日发现牙龈出血、夜间睡眠时流涎呈粉红色,皮肤有许多出血点,且有尿频、尿急、腰痛就医,经检查后确认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伴泌尿系感染。
全血细胞是指
A:淋巴、嗜酸细胞 B: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 C:杆状核及嗜碱细胞 D:单核细胞 E:杆状细胞
某男,36岁,发热1周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淤斑,血红蛋白15g/L,白细胞为1.5×10
/L,血小板为50×10
/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占85%,POX强阳性,染色体检查有t(15;17)。
本例的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可能的特征变化有
A:胞质少,有空泡 B:细胞体积小,染色质较粗 C: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染色质疏松 D:以中晚期阶段的幼稚细胞为主,核浆发育不平衡 E:胞质中较易见到Auer小体,可呈柴捆状
某男性患者,62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肝脏肋下2.5cm,脾肋下5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象检查:Hb96g/L,WBC66.5×10
/L,PLT320×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8%。
该患者若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检查会出现的改变有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B:粒红比例明显增高 C:原始粒细胞>10% D: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 E:巨核细胞减少 F: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G: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H:Ph染色体阳性
某男,36岁,发热1周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淤斑,血红蛋白15g/L,白细胞为1.5×10
/L,血小板为50×10
/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占85%,POX强阳性,染色体检查有t(15;17)。
本例的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可能的特征变化有
A:胞质少,有空泡 B:细胞体积小,染色质较粗 C: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染色质疏松 D:以中晚期阶段的幼稚细胞为主,核浆发育不平衡 E:胞质中较易见到Auer小体,可呈柴捆状
有核红细胞可影响以上哪种血细胞直方图的改变()
A:白细胞直方图+红细胞直方图+血小板直方图 B:红细胞直方图 C:白细胞直方图 D:血小板直方图 E:血小板直方图+红细胞直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