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9岁。因“间断发热伴咽痛1周”入院。体检:左,右侧颈部均可触及4 cmx4 cm大小淋巴结,略有压痛,可移动,其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红,双侧扁桃体I2度肿大,可见较多白色分泌物附着。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 cm。血细胞分析:白细胞16.0x10
/L,中性粒细胞0.18,淋巴细胞0.65,单核细胞0.17,血红蛋白113 g/L,血小板165x10
/L。
该患者若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进行鉴别的疾病包括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C:百日咳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淋巴瘤 F:白喉 G: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反转录病毒科的病毒因带有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反转录酶而得名。已经发现人免疫缺陷病毒有HIV-1和HIV-2,两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相差超过40%。HIV-1是引起全球艾滋病流行的病原体,HIV-2主要局限于西部非洲,且毒力较弱,引起的艾滋病特点是症状轻,病程长。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2型侵犯人类的细胞是
A:CD4+T淋巴细胞 B:CD4-T淋巴细胞 C:CD8+T淋巴细胞 D:CD8-T淋巴细胞 E:B淋巴细胞
患儿男,10岁。发热一周,并有咽喉痛,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体检:颈部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cm,脾肋下1cm。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血红蛋白122g/L;白细胞15x10
/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18%,淋巴细胞76%,嗜酸性粒细胞2%,单核细胞4%,原始细胞未见,血小板数189x10
/L
血涂片检查中,可见何种细胞增多
A:异形淋巴细胞 B:淋巴瘤细胞 C:异常组织细胞 D: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 E:涂抹细胞
女,56岁,右上腹痛伴发热一周,有糖球病病史。体检:腹肌紧张,右上腹有压痛和反跳痛;检验结果:血红蛋白114g/L,血小板312x10
/L,白细胞35x10
/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85%,淋巴细胞8%,单核细胞2%,幼稚细胞5%,粒细胞可见毒性改变
白细胞增多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A:CML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骨髓纤维化
患儿,5岁。持续咳嗽2个月,干咳少痰,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或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较长时间用过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咳嗽明显缓解。体检:体温正常,咽无充血,呼吸音稍粗,无哮鸣音。X线胸片显示未见异常改变。外周血白细胞6.7x10
/L,中性粒细胞0.63,淋巴细胞0.37
进一步治疗措施
A:静脉滴注利巴韦林+镇咳治疗 B:静脉滴注抗生素+镇咳治疗 C:口服糖皮质激素+镇咳治疗 D: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镇咳治疗 E:吸入糖皮质激素+β
受体激动剂
患儿女,5岁。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入院。体检:体温38.5℃,稍苍白,下肢有少许散在出血点,浅淋巴结易触及,如绿豆至黄豆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脾不肿大,双下肢无明显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数12x10
/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0,骨髓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列哪个因素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危因素
A:免疫分型为早期前B型 B:染色体数目为高二倍体 C:泼尼松诱导治疗第8天外周血幼稚细胞为2.0x10
/L D:诊断时白细胞数20x10
/L E:年龄5岁
患儿男,10岁,发热一周,并有咽喉痛,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体检:颈部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cm,脾肋下1cm。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血红蛋白122g/L;白细胞15×10
/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18%、淋巴细胞76%、嗜酸性粒细胞2%、单核细胞4%,原始细胞未见,血小板数189×10
/L。
血涂片检查中,可见何种细胞增多
A:异形淋巴细胞 B:淋巴瘤细胞 C:异常组织细胞 D: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 E:涂抹细胞
某女,53岁,乏力,腰痛,夜尿增多2年,查BP20/12kPa(150/90mmHg),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管型3~4个/HP,白细胞5~10个/HP,尿素氮7mmol/L,肾盂静脉造影:两侧肾脏大小不一,表面凸凹不平
最可能诊断为
A:慢性肾炎普通型 B: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C:慢性肾盂肾炎 D:慢性膀胱炎 E:高血压病,肾动脉硬化
某女,53岁,乏力,腰痛,夜尿增多2年,查BP20/12kPa(150/90mmHg),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管型3~4个/HP,白细胞5~10个/HP,尿素氮7mmol/L,肾盂静脉造影:两侧肾脏大小不一,表面凸凹不平
经系统正规用抗生素治疗8个月,病人症状消失,尿常规:蛋白(-),RBC 0~1/HP,WBC 0~2/HP。细菌培养仍然阳性,下一步如何处理最佳
A:继续采用抗生素疗程 B:停药继续观察 C:低剂量药物抑菌疗法 D:中药 E:联合轮换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