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2004年,国家卫生部发布施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推动作用。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应注意:
A:抗菌药物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B:所有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及污染手术均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C: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予抗菌药物一次即可 D: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患者一般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E:对术前已形成细菌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
含漱剂
A:严禁直接口服 B:禁用于红肿部位 C:一般应整片吞服 D:使用后不宜马上饮水 E:保持舌下含服至少5分钟,仰卧姿势约20分钟
(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
缓控释制剂
A:严禁直接口服 B:禁用于红肿部位 C:一般应整片吞服 D:使用后不宜马上饮水 E:保持舌下含服至少5分钟,仰卧姿势约20分钟
(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
透皮贴剂
A:严禁直接口服 B:禁用于红肿部位 C:一般应整片吞服 D:使用后不宜马上饮水 E:保持舌下含服至少5分钟,仰卧姿势约20分钟
(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
泡腾片剂
A:严禁直接口服 B:禁用于红肿部位 C:一般应整片吞服 D:使用后不宜马上饮水 E:保持舌下含服至少5分钟,仰卧姿势约20分钟
对于口服不吸收的药物,或者在胃肠道容易降解的药物,或者为了某些特殊的目的,往往制成注射剂、鼻喷剂、吸入剂等。
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有
A:皮肤溃疡 B:介质pH值 C:药物的脂溶性 D: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 E:皮肤的渗透性 F:药物的稳定性
2004年卫生部发布施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推动作甩。
以下有关β-内酰胺类药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青霉素类药物遇碱分解,所以不能将其加入碱性输液中滴注 B:青霉素类药物属时间依赖型杀菌药,故宜在一天内多次给药 C:阿莫西林胶囊仅用于口服,因此不需要做 D:氨苄西林具有广谱抗菌性质,对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效 E:青霉素钾大量静脉滴注易引起高血钾症,肌肉注射则可产生局部疼痛
以下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是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联合使用
A: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B: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C: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 D:改变尿液pH,有利于排泄 E: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药物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