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和生成物量的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 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催化剂装填时,要求催化剂的自由落体高度小于1m的原因是()。
A:减少催化剂吸水量 B:防止催化剂污染 C:防止催化剂破碎 D:防止催化剂浪费
根据国际生化学委员会的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
A: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B: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C: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D: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E: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根据国际生化学会委员会的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
A:最适合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产物的酶量 B: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C: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D: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产物的酶量 E:最适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反应所需的酶量
分别在无酶条件和有酶催化的条件下,温度适宜,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降低的活化能 B:M、N曲线分别表示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的过程 C: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D: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若改变温度,则a在纵坐轴上将向下移动
分别在无酶条件和有酶催化的条件下,温度适宜,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降低的活化能 B:M、N曲线分别表示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的过程 C: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D: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若改变温度,则a在纵坐轴上将向下移动
分别在无酶条件和有酶催化的条件下,温度适宜,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降低的活化能 B:M、N曲线分别表示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的过程 C: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D: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若改变温度,则a在纵坐轴上将向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