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全胃肠外营养输注葡萄糖时给予胰岛素的量应为 ( )
A:1~4u胰岛素/g葡萄糖 B:1~4g葡萄糖/u胰岛素 C:4~10u胰岛素/g葡萄糖 D:4~40g葡萄糖/u胰岛素 E:10~20g葡萄糖/u胰岛素
患者男,66岁。因嗜睡,意识障碍4h,发作2次抽搐后急诊来院。近1周因受凉后发热,咳嗽,到当地卫生院进行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及庆大霉素等治疗。近3d出现乏力,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并日渐加剧。体格检查:T 38.8 ℃,P108次/min,BP150/75 mmHg。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0mm,对光反射减弱;刺痛无睁眼反应,无发音,肢体能回缩;无面瘫,颈无抵抗,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排便,排尿失禁。
目前正确的处理措施包括(提示 静脉滴注正规胰岛素8 U,复查血:钾3.0 mmol/L,钠150 mmol/L,血糖32.4 mmol/L,血浆渗透压328 mmol/L。患者第1小时静脉补0.45%氯化钠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1000 ml。血压135/60 mmHg(18/8 kPa)。)
A:静脉补钾 B:继续静脉输入0.45%氯化钠溶液 C:静脉输入5%葡萄糖溶液 D:可静脉输入血浆或全血 E:可静脉输入25%人体白蛋白 F:继续每小时静脉滴注正规胰岛素4~6 U
葡萄糖耐量试验常用于DM的诊断。
关于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错误的是
A:是为观察机体对葡萄糖负荷的反应 B:健康者给予葡萄糖后出现胰岛素分泌增加 C:增加的胰岛素能调节体内葡萄糖代谢使血浆葡萄糖恢复到正常水平 D:该试验能反映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故称葡萄糖耐量试验 E:IGTT比OGTT更好
林先生,男,34岁,与同事聚餐饮酒后出现面色苍白,步态蹒跚,说话语无伦次,躁动,查血酒精浓度在300mg/dl,护士立即给予洗胃,开放静脉通道,给予50%葡萄糖加普通胰岛素12U静脉滴注。
滴入葡萄糖胰岛素液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肝脏 B:防止应激性高血糖 C:促进乙醇氧化解毒 D:提供足够的能量 E:补液利尿
患者第1小时静脉补0.9%氯化钠液共1000m|,静脉滴注胰岛素8单位,复查血钾3.0mmo|/L,钠150mmol/L,血糖32.4mmol/L,血浆渗透压328mmol/L,血压为110/70mmHg。
目前以下处理哪些是正确的
A:静脉补钾 B:静脉输注10%葡萄糖液 C:继续静滴0.9%氯化钠液 D:静脉输注5%葡萄糖液 E:适当加快补液速度 F:可静脉输入血浆或全血 G:可静脉输入25%人体白蛋白 H:继续每小时静脉滴注胰岛素4~6单位 I: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 J:测中心静脉压
患者第1小时静脉补0.9%氯化钠液共1000m|,静脉滴注胰岛素8单位,复查血钾3.0mmo|/L,钠150mmol/L,血糖32.4mmol/L,血浆渗透压328mmol/L,血压为110/70mmHg。
患者经上述处理11小时后,脱水状况减轻,意识恢复。复查血钾3.3mmol/L,血钠144mmol/L,血糖14.2mmol/L,体温37.3℃,血尿素氮10.8mmol/L,血肌酐133mmol/L。应采取以下哪些处理措施
A:继续静滴0.9%氯化钠液 B:静脉输注5%葡萄糖液,加胰岛素 C:静脉输注10%葡萄糖液 D:继续静脉补钾 E:继续应用抗生素 F:应用速尿 G:鼓励患者饮水进食 H:继续静脉滴注胰岛素以使血糖在13~16mmol/L波动
行全胃肠外营养输注葡萄糖时给予胰岛素的量应为( )
A:4~10u胰岛素/g葡萄糖 B:1~4u胰岛素/g葡萄糖 C:1~4g葡萄糖/u胰岛素 D:4~40g葡萄糖/u胰岛素 E:10~20g葡萄糖/u胰岛素
行全胃肠外营养输注葡萄糖时给予胰岛素的量应为()
A:4~10u胰岛素/g葡萄糖 B:1~4u胰岛素/g葡萄糖 C:1~4g葡萄糖/u胰岛素 D:4~40g葡萄糖/u胰岛素 E:10~20g葡萄糖/u胰岛素
行全胃肠外营养输注葡萄糖时给予胰岛素的量应为()
A:4~10u胰岛素/g葡萄糖 B:1~4u胰岛素/g葡萄糖 C:1~4g葡萄糖/u胰岛素 D:4~40g葡萄糖/u胰岛素 E:10~20g葡萄糖/u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