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者,成年发病,表现为贫血,黄疸和脾大,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球形红细胞增多>10%,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增高。家族史阳性。
该患者应诊断为
A:慢性溶血性贫血 B:急性溶血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缺铁性贫血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女性,20岁。头昏乏力,鼻出血伴牙龈出血1周,HGB82g/L,WBC45x10
/L,PLT25x10
/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0.5,早幼粒细胞0.21,POX强阳性,NAP阴性,非特异性酯酶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有关AML的分型正确的是
A:M
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B:M
E
嗜碱性粒细胞在NEC中≥5% C:M
原单核细胞≥80% D:M
骨髓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 E:M
原粒细胞占NEC的90%以上 F:M
骨髓中幼红细胞≥30% G:APL骨髓中早幼粒细胞在NEC中>30% H:AMeL血小板抗原(+)
女性,20岁。头昏乏力,鼻出血伴牙龈出血1周,HGB82g/L,WBC45x10
/L,PLT25x10
/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0.5,早幼粒细胞0.21,POX强阳性,NAP阴性,非特异性酯酶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有关AML治疗正确的是
A:当血中白细胞>200x10
/L,才有必要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清除过高的白细胞 B:伴有t(9;22)的ALL可以合用伊马替尼靶向治疗 C:G-CSF可缩短粒缺期,仅用于ALL D:发生白细胞淤滞时,严重贫血者应马上输红细胞 E:单侧睾丸白血病患者要进行双侧照射和全身治疗 F:高危组首选异基因HSCT G:单纯髓外复发者无需进行全身化疗
某男性患者,成年发病,表现为贫血、黄疸和脾大,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球形红细胞增多>10%,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增高。家族史阳性。
该患者应诊断为
A:慢性溶血性贫血 B:急性溶血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缺铁性贫血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某男性患者,31岁,发热2周,体检:T:38.0℃,皮肤针刺处可见大片瘀斑,胸骨压痛,心肺(-),肝脾不大,血常规:WBC2.2×10
/L,Hb97g/L,PLT14×10
/L,骨髓中幼稚细胞占91%,浆内颗粒粗大,POX染色强阳性。
提示:该患者纤维蛋白原1.0g/L,3P试验阳性,APTT60秒提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血友病
幼红细胞糖原染色可呈阳性的疾病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纤维化 E:溶血性贫血
幼红细胞糖原染色可呈阳性的疾病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髓纤维化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地中海贫血
幼红细胞糖原染色可呈阳性的疾病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纤维化 E:缺铁性贫血
幼红细胞糖原染色可呈阳性的疾病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纤维化 E: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