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腔内容物中,脑组织占80%~90%,脑脊液占10%,血液占2%~11%。
当颅内出现占位性病变而颅内压尚处于代偿期时的主要代偿机制是
A:脑压缩 B:颅内脑脊液减少 C:脑移位 D:脑血流减少 E:颅骨稍扩大
患者女,63岁,因“颅内肿瘤”拟在仰卧位下行双侧额部颅骨切开肿瘤切除术。患者近期出现头痛,恶心,视物模糊等症状。神经系统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颅脑MRI:矢状窦附近有一巨大脑膜瘤。手术开始后,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开始下降并出现低血压。
脑血流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
A:脑血流自身调节 B:脑灌注压 C:脑耗氧量 D:左心室舒张末压 E:动脉氧分压 F: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G:脑代谢率
患者女,55岁,因“左耳听力减退2年,间断头晕,头痛3个月”来诊。2年前发现左耳听力减退,逐渐加重,无耳鸣。3个月来头晕,每日发作1~2次,每次持续约5min,无恶心,呕吐,视物旋转;左前额阵发胀痛。初步诊断:左侧听神经瘤。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左桥脑小脑角肿瘤切除术。
术中发现脑组织张力较高时,为配合外科医师降低颅内压,麻醉医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A:静脉注射甘露醇 B:静脉注射呋塞米 C:适当过度通气,降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D: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E:静脉注射尼莫地平 F:静脉注射芬太尼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是指正常情况下不产生激素的组织,当发生癌变时能产生和释放一些肽类激素,这些肽类激素水平升高可作为肿瘤相关标志物。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包括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交感神经主要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主要集中在锥体外系,均为神经递质。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标志物是
A:VMA B:HVA C:肾上腺素(E) D:去甲肾上腺素(NE) E:多巴胺(D)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是指正常情况下不产生激素的组织,当发生癌变时能产生和释放一些肽类激素,这些肽类激素水平升高可作为肿瘤相关标志物。
良性或恶性垂体肿瘤是催乳素增高的最常见病理情况;异位分泌可见于肺,泌尿系的燕麦细胞瘤。血清PRL明显升高的非病理情况是
A:肺和泌尿系燕麦细胞瘤 B:青春期下丘脑综合征 C:垂体增生 D:服用甲氧氯普胺治疗 E:催乳素分泌瘤
女性,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为肝性脑病。
下列哪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因
A:蛋白食物摄入过多 B:便秘 C:腹泻 D:代谢性酸中毒 E:乙醇
某女,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为肝性脑病。
以下哪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因
A:蛋白食物摄入过多 B:便秘 C:腹泻 D:代谢性酸中毒 E:乙醇
某男,53岁,既往肝硬化10年,近日发生肝性脑病,血钾2.8mmol/L,血钠135mmol/L,血氯110mmol/L,血氨230μmol/L,血pH7.36
肝性脑病的脑性毒物是
A:尿素 B:NH
C:铵离子 D:谷氨酰胺 E:谷氨酸钠
请回答以下有关肝性脑病的提问。
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有
A:感染 B:高蛋白饮食 C:碱中毒 D:酸中毒 E:上消化道出血 F:手术 G:服用胺盐 H:大量放腹水
药物吸收人血液由循环系统运送至靶部位后,并在该部位保持一定浓度,才能产生疗效;并且药物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药物分布进入肝脏、肾脏等清除器官,有些药物分布到脑、皮肤和肌肉组织。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正确的有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给药时间 C:药物与组织亲和力 D:体内循环与血管通透性 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