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8岁。因“腹部饱胀,纳差”来诊。查体:上腹部触及包块。胃镜:胃体部前壁占位,局灶性黏膜溃疡。大体检查:肿瘤5.8 cmx6.9 cm,切面灰白,灰红色,界限清楚。组织学检查:肿瘤由胖梭形细胞组成,条索状排列,部分呈变性坏死。细胞核分裂象5个/50HPF。
对判断本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指导意义的有
A:发生部位为胃 B:CD117 阳性 C:肿瘤大小 D:核分裂象数目/50HPF E:肿瘤坏死 F:血管数量
患者男,62岁,因“排黑粪1个月”来诊。胃镜:十二指肠下段局部黏膜隆起,部分黏膜呈污絮色。手术标本大体检查:肿块呈结节状,位于肠壁,5.1 cmx4.9 cm。肠壁结构完整。组织学检查: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索状或交错条索状排列,核分裂象6个/50HPF。间质血管丰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DOG1(++),CD34(+),SMA(-),S100P(++),Dzong(-),b-catenin(-)。
对判断本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属高度危险侵袭性有重要价值的有
A:年龄 B:性别 C:十二指肠下段 D:肿瘤5.1 cmx4.9 cm E:核分裂象6个/50HPF F:症状
患者男,62岁,因“排黑粪1个月”来诊。胃镜:十二指肠下段局部黏膜隆起,部分黏膜呈污絮色。手术标本大体检查:肿块呈结节状,位于肠壁,5.1 cmx4.9 cm。肠壁结构完整。组织学检查: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索状或交错条索状排列,核分裂象6个/50HPF。间质血管丰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34(+),SMA(-),S100P(++)。
对此判断有重要价值的指标有(提示 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表达阳性,则符合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病理诊断,其生物学行为属高度危险侵袭性。)
A:十二指肠下段 B:CD117 C:年龄 D:肿瘤5.1 cmx4.9 cm E:核分裂象6个/50HPF F:DOG1
患者男,68岁。因“腹部饱胀、纳差”来诊。查体:上腹部触及包块。胃镜:胃体部前壁占位,局灶性黏膜溃疡。大体检查:肿瘤5.8cm×6.9cm,切面灰白、灰红色,界限清楚。组织学检查:肿瘤由胖梭形细胞组成,条索状排列,部分呈变性坏死。细胞核分裂象5个/50HPF。对判断本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指导意义的有()。
A:发生部位为胃 B:CD117阳性 C:肿瘤大小 D:核分裂象数目/50HPF E:肿瘤坏死 F:血管数量
什么是HPF法?
HPF是( )滤波器。
A:低通 B:高通 C:带通 D:带阻
患者男,68岁。因“腹部饱胀、纳差”来诊。查体:上腹部触及包块。胃镜:胃体部前壁占位,局灶性黏膜溃疡。大体检查:肿瘤5.8cm×6.9cm,切面灰白、灰红色,界限清楚。组织学检查:肿瘤由胖梭形细胞组成,条索状排列,部分呈变性坏死。细胞核分裂象5个/50HPF。
对判断本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指导意义的有()
A:发生部位为胃 B:CD117阳性 C:肿瘤大小 D:核分裂象数目/50HPF E:肿瘤坏死 F:血管数量
患者男,68岁。因“腹部饱胀、纳差”来诊。查体:上腹部触及包块。胃镜:胃体部前壁占位,局灶性黏膜溃疡。大体检查:肿瘤5.8cm×6.9cm,切面灰白、灰红色,界限清楚。组织学检查:肿瘤由胖梭形细胞组成,条索状排列,部分呈变性坏死。细胞核分裂象5个/50HPF。
对判断本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指导意义的有()
A:发生部位为胃 B:CD117阳性 C:肿瘤大小 D:核分裂象数目/50HPF E:肿瘤坏死 F:血管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