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0岁,月经量多2年半。近来感头晕,心慌。查血常规:Hb60g/L,WBC6.0x10/L.Plt120x10/L。骨髓穿刺检查:粒红比为1:1,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为主,体积较小,胞浆少偏蓝色;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

本病例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A:血清铁减少 B:总铁结合力增高 C:骨髓涂片铁染色无含铁血黄素 D:骨髓穿刺检查红系增生活跃 E:none

男,19岁,发热,牙龈出血10天,实验室检查:Hb75g/L,WBC2.0x10/L,细胞分类示: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25%,单核细胞5%,PLT23x10/L,骨髓检查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5%,早幼粒细胞占16%。

骨髓,血象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40%,原始细胞化学染色结果:POX(+),NAP积分5分,NBE(-)。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患者女,61岁。因“双髋疼痛1年余,加重半年伴行走困难”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髋部疼痛,并逐渐加重伴行走困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患者步态跛行,脊柱侧弯,后凸畸形。双上肢肌力感觉正常,各关节活动自如。双侧髋关节伸屈,外展,内收正常,外旋受限。Allis征阴性,双侧“4”字征阳性,双侧髂腰肌肌力4级。双下肢感觉,肌力及其余关节活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Ca 2.1 mmol/L,Mg0.98 mmol/L,P 0.60 mmol/L(正常0.70~1.50 mmol/L);zongR 6 mm/h,CRP 1.39 mg/L,ASO 160.0 U/ml(正常 0~150 U/ml),RF <20 U/ml;甲状腺功能: T 1.70 nmol/L,T93.48 nmol/L,F-T 4.45 pmol/L, F-T 13.00 pmol/L,促甲状腺激素6.39 U/L。碱性磷酸酶 211 U/L (正常 50~172 U/L)。X线片:骨盆组成骨,双侧股骨广泛性骨质疏松。胸椎MRI及双髋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ECT全身骨显像:多发骨异常浓聚灶(骶骨,双侧股骨颈以及T椎体,颈椎下段,双侧部分肋骨),提示骨代谢活跃。

诊断依据为(提示骨代谢活跃。)

A:患者女,61岁 B:双侧髋部疼痛,并逐渐加重伴行走困难 C:步态跛行,脊柱侧弯,后凸畸形 D:X线片示骨盆组成骨,双侧股骨广泛性骨质疏松 E:ECT全身骨显像示多发骨异常浓聚灶,提示骨代谢活跃

某男性患儿,12个月。家长发现患儿发育比其他同龄婴儿慢而就诊。营养发育史:3~4个月能抬头,现12个月不能独坐,不会爬。面部表情呆滞,对逗笑反应较前差。单纯牛乳喂养,未添加辅食。查体:生长发育可,面色苍黄,体重7.5kg,精神反应差,表情淡漠,眼神欠灵活,肢体活动少,呼吸40次/分。全身皮略干燥、粗糙;无明显舌震颤。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肝、脾轻度大,质软。四肢肌张力略低,肌肉略松弛,跟、膝腱反射活跃。实验室检查:WBC4.9×10/L,N35%,L61%,M4%,RBC1.97×10/L,Hb69g/L,Hct0.212,PLT90×10/L,RDW21.2%。网织红细胞3%。尿常规(-),粪常规(-)。

如果对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检查,红细胞系统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B:以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为主,粒红比值降低 C:正常形态幼红细胞减少 D:可见核畸形、碎裂和多核巨幼红细胞 E:原巨幼红细胞和早巨幼红细胞比例增高 F:核分裂象易见 G:细胞核发育较细胞质成熟

活跃期停滞是指()

A: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到2小时以上 B: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1小时,经产妇超过30分钟尚未分娩 C: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 D: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每小时小于1cm E:活跃期晚期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

活泼,就是指活跃、()。

A:生动自然 B:爱唱歌跳舞 C:思想活跃 D:积极乐观

活跃期停滞指

A:活跃期内宫口不再扩张达0.5h B:活跃期内宫口不再扩张达1h C:活跃期内宫口不再扩张达1.5h D:活跃期内宫口不再扩张达2h E:活跃期内宫口不再扩张达2.5h

活跃期停滞指

A:活跃期内宫口不再扩张达0.5h B:活跃期内宫口不再扩张达1h C:活跃期内宫口不再扩张达1.5h D:活跃期内宫口不再扩张达2h E:活跃期内宫口不再扩张达2.5h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