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0岁,跌倒摔伤右腰部排肉眼血尿6小时,于上午8点入院。体查:T36.6℃,P88次/分,R22次/分,BP110/60mHg。神志清,对答切题。脉搏有力。有腰部皮肤有瘀斑。耻骨上区无膨隆。
应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提示: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血常规:红细胞4x10
/L,红细胞比容测定40%。CT示右肾裂伤,肾周有1cm厚的血肿。
A:手术探查 B:血管介入栓塞止血 C:绝对卧床 D:吸氧 E:留置尿管 F:密切观测血压,脉搏的变化 G:密切观察尿液颜色深浅的变化 H:密切观察腰围的变化 I:使用抗生素 J:留置胃管
女,23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有时尿混浊,服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尿常规检查:PH5.0,比重1.020,红细胞30~40/HP,白细胞和脓球满视野,蛋白(++)。
在尿常规检查中下列哪一项对该病的诊断最没有价值 ( )
A:尿pH5.0 B:尿比重1.020 C:尿红细胞30~40/HP D:尿蛋白()(++) E:尿白细胞和脓球满视野
患者,女,30岁。术中不慎损伤膀胱括约肌,导致尿失禁。
此患者尿失禁属于
A:真性尿失禁 B:假性尿失禁 C:压力性尿失禁 D:充溢性尿失禁 E:不完全尿失禁
患者,女,30岁。术中不慎损伤膀胱括约肌,导致尿失禁。
针对该患者的尿失禁,适宜的护理措施是
A:长期使用接尿装置 B:鼓励患者睡前适当增加饮水量 C:定期使用便器,开始时白天每隔30分钟送一次便器 D:限制饮水量,以减少尿量 E:留置导尿管引流
女性,67岁。反复尿频,尿急,尿痛15年,再发伴发热2天,尿常规白细胞25~30/HP,蛋白(+),中段尿培养(+),尿pH7.5,尿SG 1.015,血Cr 128μmol/L,BUN 7.5mmol/L。
患者经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进一步的处理是
A:停用抗生素1周及1个月后复查尿常规及尿培养 B:继续使用至4周后停用 C:改用另一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2周,如此交替,共2~4个月后停用 D:联用另一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2周后停用 E:改用低剂量抗菌药物抑制疗法
某男性患者,30岁,主诉口渴、多饮、多尿1个月,空腹尿比重偏低。
为确诊此病人有无尿崩症,下列试验首选
A:禁水试验 B:测每日尿量 C:禁水-加压素联合试验 D:测血浆渗透性 E:测尿渗透压
某男性患者,30岁,主诉口渴、多饮、多尿1个月,空腹尿比重偏低。
在用以鉴别完全性与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的禁水-加压素联合试验中,下列指标最具鉴别诊断意义的是
A:禁水后的尿渗透压测量 B:禁水后的尿比重 C:禁水后尿量减少程度 D:注射垂体加压素后尿比重与禁水后最高尿比重增加的百分比
某男性患者,30岁,主诉口渴、多饮、多尿1个月,空腹尿比重偏低。
以下药物中哪项不能用于治疗尿崩症?
A:氯磺丙脲 B:垂体后叶素 C:安妥明 D:双氢克尿塞 E:安体舒通
某女性患者,30岁,糖尿病人,怀孕已3个月。
病人用斑氏试剂检查尿糖为阳性。下列何种情况不予考虑
A:糖尿病 B:肾性糖尿 C:风湿热用阿司匹林治疗 D:痛风病 E:用甘露醇做脱水治疗的病人
某女性患者,68岁,反复尿频、尿急、尿痛15年,再发伴发热2天,尿常规白细胞25~30/HP,蛋白(+),中段尿培养(+),尿pH7.5,尿SG 1.015,血Cr 128μmol/L,BUN 7.5mmol/L。
患者经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进一步的处理是
A:停用抗生素1周及1个月后复查尿常规及尿培养 B:继续使用至4周后停用 C:改用另一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2周,如此交替,共2~4个月后停用 D:联用另一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2周后停用 E:改用低剂量抗菌药物抑制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