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0岁,因“上背和胫前色素沉着斑1年余”来诊。无自觉症状。查体:体型消瘦;上背,胫前较弥漫的淡褐色细网状色素沉着斑,少数部位略呈条带状,境界尚清,未见明显丘疹。
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追问病史,患者洗浴时喜欢用人造丝做的健康巾用力摩擦上背和胫前皮肤。)
A:色素性扁平苔藓 B:Riehl黑变病 C:皮肤淀粉样变 D:色素性扁平苔藓 E:假性黑棘皮病 F:Addison病 G:摩擦黑变病 H: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病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包括RPR,VDRL,USR,TRUST,TP-ELISA,TPPA,TPHA,FTA-ABS等。
属于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有
A:ELISA B:USR C:TRUST D:VDRL E:RPR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标本的处理至关重要,包括冷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的制备;标本的固定与保存;抗原的保存与修复;抗体的处理与保存和免疫染色。
对于“抗原修复”,叙述错误的是
A:使组织抗原决定簇重新暴露 B:抗原修复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的重要步骤 C:酶消化法是适合于所有待检样本的抗原修复方法 D:抗原修复可解决免疫组化操作过程中广泛的蛋白交联所致的抗原决定簇发生遮蔽的现象,恢复抗原信号表达 E:酶消化法,盐酸水解法,加热法均是常用的抗原暴露,修复方法
患者男,30岁,因“性功能下降6年”来诊。查体:身高176 cm,体重79 kg;皮肤无色素沉着,无胡须和喉结,有乳腺发育,无腋毛,阴毛少许,睾丸约3 ml,质韧,阴茎约4 cm。
为给诊断和治疗选择提供依据,应考虑的检查是(提示 患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并存在腹型肥胖,烦渴症状。)
A:睾丸超声 B:前列腺超声及特异性抗原测定 C:血糖测定,必要时口服葡萄糖耐量 D:其他垂体激素测定 E:精液常规 F:心脏MRI
男性,32岁,因乏力和发热2周,检查发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鉴别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常用组化检查为
A:糖原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 B:糖原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C:过氧化物酶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D:糖原染色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某男性患者,33岁,因“性功能下降6年”来诊。查体:身高176 cm,体重79 kg;皮肤无色素沉着,无胡须和喉结,有乳腺发育,无腋毛,阴毛少许,睾丸约3 ml,质韧,阴茎约4 cm。
为给诊断和治疗选择提供依据,应考虑的检查是(提示 患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并存在腹型肥胖,烦渴症状。)
A:睾丸超声 B:前列腺超声及特异性抗原测定 C:血糖测定,必要时口服葡萄糖耐量 D:其他垂体激素测定 E:精液常规 F:心脏MRI
某男,31岁,因乏力和发热2周,检查发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鉴别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常用组化检查为
A:糖原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 B:糖原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C:过氧化物酶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D:糖原染色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某男性患者,33岁,因乏力和发热2周,检查发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鉴别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常用组化检查为
A:糖原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 B:糖原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C:过氧化物酶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D:糖原染色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