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高血压性心脏病,排便后,突然感胸闷咳嗽,大汗淋漓,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不能平卧,烦躁不安,两肺布满湿啰音。
给患者的卧位是 ( )
A:头低足高位 B:半坐卧位 C:端坐两腿下垂位 D:仰卧位头侧一边 E:侧卧位
患者女性,70岁。突发头痛,随即意识丧失.呼之无反应。查体:血压24/15kPa,脉率60次/分,体温38℃;瞳孔3mm,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张力I2级,痛觉反射消失。应用20%甘露醇静脉注射。
患者应采用的卧位是
A: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B:仰卧屈膝位,头偏向一侧 C: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 D:俯卧位,头偏向一侧 E: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
男,68岁。有吸烟史30余年,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已20多年,近5年来明显加剧,常年不断,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且以冬春季更甚。3天前患者因受凉感冒而致发热,剧烈咳嗽,咳多量黄脓痰,气急,发绀,今晨起出现神志模糊,躁动不安,送医院急诊。急测血气结果为动脉血氧分压52mmHg(6.9kPa),CO
分压60mmHg(8kPa)。
患者应采用的卧位为
A:平卧位 B:端坐位 C:胸卧位 D:半坐卧位 E:腿部抬高
二十六岁初产妇,停经9个月,胎动5个月,规律腹痛3小时。既往患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日常体力劳动时心悸,气短,休息时好转,夜间能平卧。检查:血压120/80mmHg,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心尖部闻及I3级收缩期杂音,头位,胎心142次/分。
若胎儿超声测量,胎儿BPD92mm,FL70mm,羊水指数142mm,头位,胎心142次/分,骨盆测量未见异常。正确的处理应是
A:行术前准备,尽早行剖宫产 B:静脉滴注缩宫素,尽可能缩短产程 C:待产观察,必要时肌内注射哌替啶 D:胎儿娩出后立即肌内注射麦角新碱 E:产后不宜哺乳
某女性患者,70岁。突发头痛,随即意识丧失.呼之无反应。查体:血压24/15kPa,脉率60次/分,体温38℃;瞳孔3mm,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张力Ⅱ级,痛觉反射消失。应用20%甘露醇静脉注射。
患者应采用的卧位是
A: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B:仰卧屈膝位,头偏向一侧 C: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 D:俯卧位,头偏向一侧 E: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
某女性患者,50岁,高血压性心脏病,排便后,突然感胸闷咳嗽、大汗淋漓,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不能平卧,烦躁不安,两肺布满湿啰音。
给患者的卧位是
A:头低足高位 B:半坐卧位 C:端坐两腿下垂位 D:仰卧位头侧一边 E:侧卧位
某女性患者,74岁,自觉因擦背着凉后两肩和后背阵阵酸痛,每次发作10分钟左右,不发热,仍可下床走动。于今晨1时许,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痛,并向双肩、后背和左臂放射,伴大汗,休息后不见缓解,早8点急诊住院。检查:年迈。半卧位,无明显青紫,颈静脉不怒张,肺(-),心略向左侧扩大,心律尚齐,未闻心脏杂音及摩擦音。心电图:病理性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此时的急诊措施,除绝对卧床、持续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外,药物治疗还应包括以下哪些
A:度冷丁75mg肌注 B:持续静滴硝酸甘油 C:立即嚼碎吞服150~300mg阿司匹林 D:β阻滞剂的应用 E:用西地兰或地高辛
李某,男,36岁。以气短为主诉来诊,胸片示左侧大量积液,收入院治疗。
该病人卧床休息时较为舒适的卧位是
A:右侧卧位 B:左侧卧位 C:平卧位 D:中凹卧位 E:半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