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9岁。因皮肤淤斑,淤点伴血尿4 d急诊入院。既往史:2年前食用海鲜后出现全身淤斑,外院诊断为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经治疗后好转。4 d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全身皮肤淤斑,淤点伴血尿。体格检查:T 37.1 ℃,P 91次/min,R 20次/min,BP 120/63 mmHg。意识清醒,口唇无发绀,四肢暗红色皮疹,对称分布,突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

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血常规 B:凝血功能 C:皮肤活检 D:肾功能 E:尿常规 F:骨髓穿刺

患者女, 36岁, 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 ℃,伴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双手出现红斑,肿胀,轻度瘙痒, 2周前鼻翼及面颊部出现片状红斑,表面脱屑,随后皮疹扩大,光照后加重,双小腿出现淤点,淤斑,双足后跟出现血疱。

为明确诊断主要的检查项目包括(提示 体格检查:血压115/75 mmHg,体温38 ℃,膝关节稍肿胀。皮肤情况:结膜苍白,鼻翼及面颊部蝶形水肿性暗红斑片,表面黏着性鳞屑,褐色色素沉着。耳郭变薄,上有暗红斑,脱屑。双手背,双小腿屈侧对称分布淤点,部分融合成淤斑,双足后跟,足跖可见血疱。双足趾甲周暗红斑。)

A:血,尿常规 B:皮肤病理 C:电解质 D:清蛋白,球蛋白 E:肾功能 F:自身抗体 G:补体C3,C4

 患儿男,3岁,因“发热4h,昏迷1h,抽搐1次 ”于8月5日来诊。1d前与父亲食用未洗净的香瓜 ,其父亲出现腹泻,腹痛。查体:T39℃, BP90/60mmHg;意识不清,嗜睡,全身皮肤未见淤点及淤斑,脑膜刺激征(+),球结膜水肿; 心,肺未闻及异常;全腹软,肠鸣音2次/min。 血常规:WBC12.1x10/L,N0.78。

目前患者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进一步处理为(提示 颅脑CT:未见异常。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WBC14x10/L,压力增加,葡萄糖与氯化物正常,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特异性 IgM(-)。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平稳,第3天再次出现2次抽搐,面色苍白,高血压,尿少,血 尿,排黑粪,皮肤出现淤斑。)

A:呼吸衰竭,完善血气分析 B:DIC,进一步完善PT,D-二聚体,FDP等 C:败血症,完善血培养 D:溶血尿毒综合征,完善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外周血涂片查红细胞形态 E:心功能不全,完善BNP,肘正中静脉压测定 F:上消化道出血,完善血常规,必要时输血 G:脑出血,颅脑CT H:过敏性紫癜,变应原检测

男,12岁,2月3日发病,突起高热,头痛,呕吐2天,入院体检见全身皮肤有淤点,淤斑,昏睡,颈有抵抗,血白细胞19.2x10 9/L,N 93%,L 7%

检查已证实有细菌性中枢感染,并在淤斑涂片中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首选的抗生素为

A:第三代头孢菌素 B:青霉素加氯霉素静脉应用 C:氨苄西林静脉应用 D:庆大霉素 E:磺胺嘧啶

患儿,男性,6岁,畏寒,高热,头痛,呕吐8小时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收入院,查体可见病人全身广泛性淤点及大片的淤斑。下列该病人皮肤护理措施中不当的是

A:避免压迫淤点,淤斑处皮肤 B:防止尿液浸渍淤点,淤斑处皮肤 C:用海绵垫保护淤点,淤斑处皮肤 D:按摩淤点,淤斑处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E:定期观察淤点,淤斑处皮肤

某男性患者,21岁,因“发热、全身不适2d,意识障碍伴抽搐1d”来诊。T40℃,BP70/50mmHg;皮肤散在淤点、淤斑;颈项强直;克尼格征(+),巴宾斯基征(+)。

关于皮疹的护理,叙述错误的是

A:勤洗澡,保持皮肤干净 B:内衣应宽松、柔软,勤换洗 C:观察皮疹是否继续增加、融合 D:病室保持整洁,定时通风、定时空气消毒 E:皮疹发生破溃后用消毒纱布包扎,防止继发感染

流脑皮肤淤点、淤斑发生的病理基础是()

A: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B:细菌及毒素引起皮肤小血管增生性炎症 C:细菌及内毒素引起皮肤小血管栓塞性炎症及微循环障碍 D:凝血因子消耗 E:细菌及外毒素引起皮肤小血管坏死性炎症

淤斑

A:皮肤黏膜下出血,直径不超过2mm B:皮肤黏膜下出血,直径在3~5mm之间 C:皮肤黏膜下出血,直径在5mm以上 D:斑丘疹 E:玫瑰疹

淤斑

A:皮肤黏膜下出血,直径不超过2mm B:皮肤黏膜下出血,直径在3~5mm之间 C:皮肤黏膜下出血,直径在5mm以上 D:斑丘疹 E:玫瑰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