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性患者3年前诊断为SLE,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鼻衄,月经过多现象,检查结果为血小板66x10 9/L,APTT90s(正常对照39s);PTl7s(13s);与正常入血浆混合后上述两个实验结果不变。TT20s(正常对照17s);纤维蛋白原定量为2g/L
病人体内游离肝素时间为TT25s,甲苯胺蓝中和后TT24s,其出血原因可排除
A:肝素类抗凝物质过多 B: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 C:因子Ⅹ功能障碍 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E:维生素K缺乏症
某女,26岁,月经量多,脾气大,甲状腺二度肿大,查甲状腺摄
I率3小时为25%,24小时为60%,TT
正常。
为确诊有无甲亢,下列何项检查最有意义
A:TT
+T
抑制试验 B:血清总T
C:T
抑制试验 D:甲状腺扫描 E: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某女性患者,3年前诊断为SLE,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鼻衄、月经过多现象,检查结果为血小板66×10 9/L,APTT90s(正常对照39s);PTl7s(13s);与正常入血浆混合后上述两个实验结果不变。TT20s(正常对照17s);纤维蛋白原定量为2g/L
病人体内游离肝素时间为TT25s,甲苯胺蓝中和后TT24s,其出血原因可排除
A:肝素类抗凝物质过多 B: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 C:因子Ⅹ功能障碍 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E:维生素K缺乏症
某女性患者,41岁,3年前诊断为SLE,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鼻衄、月经过多现象,检查结果为血小板66×10 9/L,APTT90s(正常对照39s);PTl7s(13s);与正常入血浆混合后上述两个实验结果不变。TT20s(正常对照17s);纤维蛋白原定量为2g/L
患者体内游离肝素时间为TT25s,甲苯胺蓝中和后TT24s,其出血原因可排除
A:肝素类抗凝物质过多 B: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 C:因子Ⅹ功能障碍 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E:维生素K缺乏症
某女性患者,30岁,3年前诊断为SLE,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鼻衄、月经过多现象,检查结果为血小板66×10 9/L,APTT90s(正常对照39s);PTl7s(13s);与正常入血浆混合后上述两个实验结果不变。TT20s(正常对照17s);纤维蛋白原定量为2g/L
患者体内游离肝素时间为TT25s,甲苯胺蓝中和后TT24s,其出血原因可排除
A:肝素类抗凝物质过多 B: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 C:因子Ⅹ功能障碍 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E:维生素K缺乏症
某患者女性,3年前诊断为SLE,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鼻衄、月经过多现象,检查结果为血小板66×10 9/L,APTT90s(正常对照39s);PTl7s(13s);与正常入血浆混合后上述两个实验结果不变。TT20s(正常对照17s);纤维蛋白原定量为2g/L
病人体内游离肝素时间为TT25s,甲苯胺蓝中和后TT24s,其出血原因可排除
A:肝素类抗凝物质过多 B: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 C:因子Ⅹ功能障碍 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E:维生素K缺乏症
某女性患者,35岁,3年前诊断为SLE,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鼻衄、月经过多现象,检查结果为血小板66×10 9/L,APTT90s(正常对照39s);PTl7s(13s);与正常入血浆混合后上述两个实验结果不变。TT20s(正常对照17s);纤维蛋白原定量为2g/L
病人体内游离肝素时间为TT25s,甲苯胺蓝中和后TT24s,其出血原因可排除
A:肝素类抗凝物质过多 B: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 C:因子Ⅹ功能障碍 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E:维生素K缺乏症
正常人的平均脉搏为72次/分,测定其中100人,平均为78次/分,标准差为5次/分。问这100人的平均脉搏与正常人是否相同
其假设检验H0为
A:μ
=μ
B:μ
≠μ
C:μ=μ
D:μ≠μ
E:以上都不对
某女性患者3年前诊断为SLE,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鼻衄、月经过多现象,检查结果为血小板66×10 9/L,APTT90s(正常对照39s);PTl7s(13s);与正常入血浆混合后上述两个实验结果不变。TT20s(正常对照17s);纤维蛋白原定量为2g/L
病人体内游离肝素时间为TT25s,甲苯胺蓝中和后TT24s,其出血原因可排除
A: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B:维生素K缺乏症 C: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 D:因子Ⅹ功能障碍 E:肝素类抗凝物质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