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2岁。因疑人议论,回避与异性交往1年余来诊。患者2年前怀疑丈夫有外遇,为求报复,接受一男同事邀请外出吃饭,后感到后悔。以后见到他时感到紧张,脸红,后逐渐发展到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有意躲避异性,必须与异性接触时,就心慌,头晕,出汗,情绪不稳,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不愿出门,担心大家都知道自己曾经"出轨过",认为大家都在议论自己是个"坏女人"。

患者经门诊数次心理咨询后明白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仅一次外出吃饭不与"出轨"挂钩,但仍害怕并避免与异性接触,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A:抑郁症 B:广泛性焦虑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强迫障碍 E:社交焦虑障碍

某妇女,36岁,于6年前经阴道分娩一女婴。6年来一直采取安全期和避孕套避孕,目前是第3次前来人流门诊,此次月经过期21天,请求流产。该患者月经周期规律,25~30天一次,宫颈糜烂I3度,希望接受你的指导。

该患者最佳的避孕方法应是

A:宫内节育器 B:避孕套 C:短效口服避孕药 D:人工流产 E:安全期避孕

某女性结核患者,27岁,一年多来服用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同时服用口服避孕药。近来发现意外怀孕。

避孕失败的原因是

A:所用避孕药口服不吸收 B:所用避孕药剂量不足 C:所用抗结核药抑制避孕药的吸收 D:所用抗结核药为药酶抑制剂,抑制雌,孕激素作用 E:所用抗结核药为药酶诱导剂,加速雌,孕激素代谢

现有某医院各科患者与死亡资料,如下表

各科患者构成比为

A:病死数合计/患者合计x100/100 B:各科病死数/各科患者数x100/100 C:各科病死数/总人口数x100/100 D:各科患者数/患者总数x100/100 E:各科病死数/病死总数x100/100

某女性患者,40岁。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顾虑重重,惶惶不可终日,对很小的事情都非常担心,并有心悸、手抖、尿频等。

治疗此患者主要选用药物为

A:奥氮平 B:氟西汀 C:丙戊酸钠 D:丁螺环酮 E:电抽搐治疗

某女性患者,40岁。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顾虑重重,惶惶不可终日,对很小的事情都非常担心,并有心悸、手抖、尿频等。

此患者最可能的症状是

A:焦虑 B:恐惧 C:情感低落 D:情感淡漠 E:意志增强

某男性患者,60岁。诉肺部疼痛,觉得自己可能患了癌症,惶惶不可终日。

如患者诊断为疑病症,针对该患者的支持性治疗中,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疑病症患者不应该再做任何检查,因为此患者已经做过多次检查 B:为了打消疑病症患者的先占观念,应该给患者做系统的全面检查 C:为了打消疑病症患者的先占观念,应该给患者做必要的医学检查 D:为了取得患者的信任,应该按照患者的意愿进行医学检查 E:以上都不对

某地1984年几类疾病的死亡率与潜在减寿年数如下:

对死亡率和寿命两者影响都较大的死因是

A:心脏病 B:恶性肿瘤 C:脑血管病 D:意外死亡 E:传染病

某地1984年几类疾病的死亡率与潜在减寿年数如下:

对死亡频率和寿命两者影响都较大的死因是

A:心脏病 B:恶性肿瘤 C:脑血管病 D:意外死亡 E:传染病

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这段文字支持的观点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 C:固定的成见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对统一社会意识有积极意义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