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2岁,肝,脾肿大,血红蛋白69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疑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15%,可排除哪种贫血 ( )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女性,15岁,发现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质中。血红蛋白90g/L,网织红细胞0.05,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0.7%盐水溶液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黄疸

下列哪种贫血最有可能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患者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男,33岁,有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Ham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女性,15岁,发现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质中。HGB90g/L,网织红细胞0.05,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0.7%盐水溶液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黄疸

最有可能的贫血是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女性,52岁,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发热,意识模糊,精神异常,黄疸,血尿3天入院。血常规:白细胞10.6x10/L,血小板50x10/L,HGB60g/L,网织红细胞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红细胞脆性试验0.6%。尿常规:红细胞(+++),隐血(+++),蛋白(++)。血片中见大量红细胞碎片。BT延长,PT,PCT正常。骨髓红系,巨系增生活跃

患者贫血的原因是

A:慢性病性贫血 B:溶血 C:红细胞生成素活性下降 D:骨髓抑制 E:以上均不是

男性,24岁,贫血1年,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未及,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2.0x10/L,白细胞2x10/L,血小板27x10/L,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和红系多为晚期阶段,巨核细胞缺如,酸溶血试验阴性。

该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为( )

A:造血原料缺乏 B:无效红细胞生成 C: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D:红细胞破坏过多 E:红细胞内在缺陷

某男,29岁,贫血半年,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未及,血红蛋65g/L,红细胞2.0×10/L,白细胞2.0×10/L,血小板27×10/L,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和红系多为晚期阶段,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酸溶血试验阴性。

该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为

A:造血原料缺乏 B:无效红细胞生成 C: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D:红细胞破坏过多 E:红细胞内在缺陷

某女,52岁,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发热、意识模糊、精神异常,黄疸、血尿3天入院。血常规:白细胞10.6×10/L,血小板50×10/L,HGB60g/L,网织红细胞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红细胞脆性试验0.6%。尿常规:红细胞(+++),隐血(+++),蛋白(++)。血片中见大量红细胞碎片。BT延长,PT、PCT正常。骨髓红系、巨系增生活跃

患者贫血的原因是

A:慢性病性贫血 B:溶血 C:红细胞生成素活性下降 D:骨髓抑制 E:以上均不是

某男性患者,25岁,贫血1年,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未及,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2.0×10/L,白细胞2×10/L,血小板27×10/L,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和红系多为晚期阶段,巨核细胞缺如,酸溶血试验阴性。

该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为

A:造血原料缺乏 B:无效红细胞生成 C: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D:红细胞破坏过多 E:红细胞内在缺陷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